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癯僧解事谈天下,故友来书泣路歧。
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
社前无雨燕归迟,春暖棉花尽日吹。
大野草深鸣桔槔,梵宫云静锁葳蕤。
癯僧解事谈天下,故友来书泣路歧。
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间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社前无雨燕归迟”,通过燕子归巢的迟缓,暗示了春雨未至,气候尚早。次句“春暖棉花尽日吹”,写出了春风拂过棉田,棉花随风摇曳的场景,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春意。
第三句“大野草深鸣桔槔”,进一步描绘了广阔的田野上,人们在灌溉劳作,桔槔(井上汲水工具)声此起彼伏,增添了田园生活的生动画面。第四句“梵宫云静锁葳蕤”,则转向寺庙周围的宁静,用“梵宫”和“云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与田野的热闹形成对比。
第五句“癯僧解事谈天下”,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一位清瘦的僧人,他通晓世事,谈论天下大事,显示出诗人的关注和思考。第六句“故友来书泣路歧”,表达了诗人收到老朋友来信时的感伤,因为信中可能提及了人生的离别或困境,让诗人泪流满面,感叹人生道路的曲折。
最后两句“孤隐欲寻衡麓远,十年犹有谪人知”,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远离尘嚣,寻求隐居生活的愿望,但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仍然有人理解他的遭际,流露出一种被贬谪后仍有人关心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色,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情感丰富,富有哲理。
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东西潮渺渺,离别雨萧萧。
流水通春谷,青山过板桥。
天涯有来客,迟尔访渔樵。
作范宫闱睦,归真道艺超。
驭风仙路远,背日帝宫遥。
鸾殿空留处,霓裳已罢朝。
淮王哀不尽,松柏但萧萧。
宫禁恩长隔,神仙道已分。
人间惊早露,天上失朝云。
逝水年无限,佳城日易曛。
箫声将薤曲,哀断不堪闻。
淮南摇落客心悲,溳水悠悠怨别离。
早雁初辞旧关塞,秋风先入古城池。
腰章建隼皇恩赐,露冕临人白发垂。
惆怅恨君先我去,汉阳耆老忆旌麾。
雄图争割据,神器终不守。
上下武昌城,长江竟何有。
古来壮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几家人,犹依数株柳。
威灵绝想像,芜没空林薮。
野径春草中,郊扉夕阳后。
逢君从此去,背楚方东走。
烟际指金陵,潮时过湓口。
行人已何在,临水徒挥手。
惆怅不能归,孤帆没云久。
青青草色满江洲,万里伤心水自流。
越鸟岂知南国远,江花独向北人愁。
生涯已逐沧浪去,冤气初逢涣汗收。
何事还邀迁客醉,春风日夜待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