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色忽惊春已暮,乡心无奈梦相牵。
瓮城潮送江南路,虎寺峰临柳外天。
云影恍疑金木相,日华遥瞩凤麟妍。
再圆招宝山前月,十日桃花渡口船。
行色忽惊春已暮,乡心无奈梦相牵。
瓮城潮送江南路,虎寺峰临柳外天。
云影恍疑金木相,日华遥瞩凤麟妍。
再圆招宝山前月,十日桃花渡口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旅途中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京城初见的复杂情感。首联“行色忽惊春已暮,乡心无奈梦相牵”以春天的逝去和对家乡的思念为主线,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颔联“瓮城潮送江南路,虎寺峰临柳外天”则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眼中所见的壮丽景色,既有自然之美,也暗含着对未知旅程的期待与好奇。
颈联“云影恍疑金木相,日华遥瞩凤麟妍”运用了象征手法,将云影与日光比作金木相生、凤麟之妍,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美好。尾联“再圆招宝山前月,十日桃花渡口船”则以月圆、桃花盛开等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团圆与美好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旅程即将结束,即将与家乡重逢的喜悦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新环境的探索与期待,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芙蓉含露时,秀色波中溢。
玉女袭朱裳,重重映皓质。
晨霞耀丹景,片片明秋日。
兰泽多众芳,妍姿不相匹。
忆我斋中榻,寒宵几独眠。
管宁穿亦坐,徐孺去常悬。
虫网垂应遍,苔痕染更鲜。
何人及身在,归对老僧禅。
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
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
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
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山中有所忆,夏景始清幽。
野竹阴无日,岩泉冷似秋。
翠岑当累榭,皓月入轻舟。
只有思归夕,空帘且梦游。
弱岁弄词翰,遂叨明主恩。
怀章过越邸,建旆守吴门。
西圯阴难驻,东皋意尚存。
惭逾六百石,愧负五千言。
寄世知婴缴,辞荣类触藩。
欲追绵上隐,况近子平村。
邑有桐乡爱,山余黍谷暄。
既非逃相地,乃是故侯园。
野竹多微径,严泉岂一源。
映池方树密,傍涧古藤繁。
邛杖堪扶老,黄牛已服辕。
只应将唳鹤,幽谷共翩翻。
无轻舴艋舟,始自鸱夷子。
双阙挂朝衣,五湖极烟水。
时游杏坛下,乍入湘川里。
永日歌濯缨,超然谢尘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