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一壑本超然,投迹尘埃只可怜。
斗粟累人腰自折,不缘身在督邮前。
胸中一壑本超然,投迹尘埃只可怜。
斗粟累人腰自折,不缘身在督邮前。
此诗《书永和寺壁》(其一)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
首句“胸中一壑本超然”,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超脱,如同深山中的幽谷,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然而,接下来的“投迹尘埃只可怜”一句,转折强烈,揭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悲叹。他虽心怀高远,却不得不涉足世俗,陷入生活的琐碎与困顿之中,这种矛盾与痛苦跃然纸上。
“斗粟累人腰自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矛盾感。斗粟,象征微不足道的生活压力,而“腰自折”则形象地描绘出人在重压之下身心俱疲、难以支撑的情景。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即微小的个人力量在强大的生活压力面前显得无力与脆弱。
最后一句“不缘身在督邮前”以典故收尾,借用了东汉时期官吏督邮的形象,意指即使不在权力的直接掌控之下,也难以摆脱生活的压迫与束缚。这句话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强化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人生艰辛的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书永和寺壁》(其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超脱与束缚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个体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
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
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
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
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肥马轻衫。富贵里功名,心醉如酣。
枕中春梦,谁信鹏程,摩天巨翼图南。
被目前虚幻,空撄扰、枷锁擎担。更何堪。
向蝇头蜗角,苦苦贪婪。
他日眼开方省,便声利场中,税驾停骖。
着鞭方外,打破疑团,冷笑暮四朝三。
现本来一点,凝然在、秋月寒潭。个中参。
听金童谣唱,玉女玄谈。
人生行乐须闻早。休惜一尊花下倒。
无情岁月不相饶,转首吴霜纷莫埽。
佳时苦恨欢悰少。镜里衰颜难再好。
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