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其二松黄》
《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其二松黄》全文
宋 / 范祖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直干千年老雪霜,不随群木四时芳。

冥冥黛色凝寒碧,冉冉云英末嫩黄。

仙桂一枝聊比德,幽兰九畹幸同香。

移文应怪归来晚,安石东山兴未忘。

(0)
注释
直干:笔直的树干。
千年:极长的时间。
老雪霜:历经严寒和风霜。
群木:一般的树木。
四时芳:四季开花。
冥冥:深沉的样子。
黛色:深青色。
凝:凝聚。
寒碧:寒冷的绿色。
冉冉:缓缓地。
云英:一种植物,此处指花蕊。
仙桂:传说中的仙人之桂,象征美德。
聊比:姑且相比。
幽兰:兰花,象征高洁。
九畹:形容土地广大,此处泛指兰花生长之地。
同香:共享香气。
移文: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于讽刺或责备。
归来晚:归期迟。
安石:王安石,北宋政治家,这里借代有志向的人。
东山:典故,指隐居之地,这里暗指王安石的退隐之心。
兴未忘:志向未忘。
翻译
千年老树经风霜,不与寻常树木争春芳。
浓郁深青色凝聚着寒意的翠绿,淡淡的云英花蕊初显嫩黄。
如同仙桂象征美德,幽兰盛开如你我共享芬芳。
友人写信会惊讶我归期迟,但安石心系东山,志向未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祖禹所作的《和李方叔惠嵩山术煎松黄二首·其二·松黄》。诗中,诗人以千年老松为喻,赞美了松树的坚韧与不凡,它历经风霜雪雨,四季常青,不随众木之凋零。"冥冥黛色凝寒碧"描绘了松树深沉的翠色在寒气中显得更加凝重,"冉冉云英末嫩黄"则写出了松脂的清新与娇嫩。

诗人将松黄比喻为仙桂,表达对品质高洁的赞赏,又以幽兰相提并论,强调其香气的清雅。最后,诗人借用典故,说自己因为欣赏这松黄而推迟了归期,暗含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就像东晋的谢安那样,虽然身处官场,但心中仍怀念着山林的闲适生活。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松树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隐逸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范祖禹

范祖禹
朝代: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纯,甫或作父),一字梦得,汉族,成都华阳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终年五十八岁。著名史学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鉴》十二卷,《帝学》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鉴》深明唐三百年治乱,学者尊之,目为唐鉴公。《宋史本传》又著文集五十五卷,《宋史艺文志》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古松

万壑千岩里,谁怜孤立情。

临风杂鹤唳,过雨带龙腥。

绕径霜根滑,当窗月影清。

岁寒终未改,不羡大夫荣。

(0)

哭施邦直二首·其一

未阁太初泪,再哭菁阳君。

甲科遭泰运,旅衬逐归云。

诗律晚逾细,道情常出群。

不堪同眺处,相望起高坟。

(0)

三首·其二

溪上一篙春水,林间几个流莺。

野客半醒半醉,江南江北关情。

(0)

为月一登楼,长风更试秋。

水摇城阙迥,河带斗星流。

古木萧萧下,閒云淡淡浮。

秪应今夜景,能破杜陵愁。

(0)

送文焕

此日河边柳,萧萧已过秋。

如何对离别,还复有歌讴。

山色连波动,云光入树浮。

肯令悃愊吏,卒岁但优游。

(0)

夜坐次旧韵

草色映明月,微风生远松。

去年南浦雨,今夜北窗钟。

纨素未应弃,烟云何太工。

山林有隙地,投散亦投慵。

清夜有凉露,庭除多绿茎。

正怜娇乌语,忽听焦蝉声。

浮云自西来,新月吐微明。

安得挟黄鹄,与子共遐征。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