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一脉西北肇,万里东来青未了。
伊吾之北月支南,千寻耸峙烟霞绕。
天功设险人力通,鸟道羊肠深且杳。
初循涧腹入峡口,渐陟峰腰依木杪。
登巅陡觉众山低,穿云俯瞰雄关小。
崖悬坡滑石嶙峋,栏回路曲松环绕。
七十二盘冰雪凝,三百六旬晴霁少。
霏微空翠湿人衣,料峭余寒破春晓。
我来一步一惊喜,暂解征鞍憩岭表。
凭高回首风景殊,怀古思乡心悄悄。
天山一脉西北肇,万里东来青未了。
伊吾之北月支南,千寻耸峙烟霞绕。
天功设险人力通,鸟道羊肠深且杳。
初循涧腹入峡口,渐陟峰腰依木杪。
登巅陡觉众山低,穿云俯瞰雄关小。
崖悬坡滑石嶙峋,栏回路曲松环绕。
七十二盘冰雪凝,三百六旬晴霁少。
霏微空翠湿人衣,料峭余寒破春晓。
我来一步一惊喜,暂解征鞍憩岭表。
凭高回首风景殊,怀古思乡心悄悄。
这首清代诗人成瑞的《度天山》描绘了天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行旅者的感受。首句“天山一脉西北肇,万里东来青未了”展现了天山的雄伟起始和绵延不绝的青翠。接下来,诗人通过“伊吾之北月支南,千寻耸峙烟霞绕”描绘了天山的地理位置和山势的高峻,云雾缭绕,如仙境般神秘。
“天功设险人力通,鸟道羊肠深且杳”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开拓精神,山路险峻而蜿蜒。行进过程中,“初循涧腹入峡口,渐陟峰腰依木杪”,步步攀登,景色各异,令人惊叹。
登顶后,“登巅陡觉众山低,穿云俯瞰雄关小”表现出征服高峰后的豪情与视野的开阔。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山崖、坡石、冰雪、晴日等景象,以及“七十二盘冰雪凝,三百六旬晴霁少”的极端气候条件。
“霏微空翠湿人衣,料峭余寒破春晓”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清新与寒冷,诗人步步前行,每一步都带来新的惊喜。在山顶稍作休息,“暂解征鞍憩岭表”,身心得到了放松。
最后,“凭高回首风景殊,怀古思乡心悄悄”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对过往历史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情感深沉而内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山的壮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