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王经历》
《送王经历》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六十难称致仕年,君今独许乐林泉。

近臣殿陛宣恩旨,朝士都门列祖筵。

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

遥知今岁重阳酒,应共比邻醉菊边。

(0)
鉴赏

这首明代王绂的《送王经历》诗,以送别为主题,展现了深厚的情谊与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首联“六十难称致仕年,君今独许乐林泉。”开篇即点出友人即将退休,选择隐居山林的决定。六十岁在古代被认为是致仕的年龄,而友人却选择了另一种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淡泊。

颔联“近臣殿陛宣恩旨,朝士都门列祖筵。”描绘了友人离开官场时的场景,近臣在宫殿宣布恩典,朝中官员在城门设宴为他送行,既体现了朝廷的尊重,也反映了同僚间的深情厚谊。

颈联“江带去程辞建业,山迎归棹入临川。”通过江水和山峦的意象,形象地描述了友人离开建业(南京)前往临川(江西抚州)的旅程。江水仿佛引领着友人前行,而山峦则似乎在欢迎他的归来,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对友人旅途平安的祝愿。

尾联“遥知今岁重阳酒,应共比邻醉菊边。”展望未来,诗人想象在即将到来的重阳节,友人会在邻居家共饮菊花酒,享受节日的欢乐。这一联不仅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节日和友情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是明代送别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送杜介归扬州

再入都门万事空,闲看清洛漾东风。

当年帷幄几人在,回首觚棱一梦中。

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

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0)

求焦千之惠山泉诗

兹山定空中,乳水满其腹。

遇隙则发见,臭味实一族。

浅深各有值,方圆随所蓄。

或为云汹涌,或作线断续。

或鸣空洞中,杂佩间琴筑。

或流苍石缝,宛转龙鸾蹙。

瓶罂走千里,真伪半相渎。

贵人高宴罢,醉眼乱红绿。

赤泥开方印,紫饼截圆玉。

倾瓯共叹赏,窃语笑僮仆。

岂如泉上僧,盥洒自挹掬。

故人怜我病,蒻笼寄新馥。

欠伸北窗下,昼睡美方熟。

精品厌凡泉,愿子致一斛。

(0)

听雨

耳根听不歇,滴滴冷于秋。

疑是山翁醉,岩前枕瀑流。

(0)

登孤屿

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

潮落鱼堪拾,云低雁可攀。

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

当路谁知己,天应赐我闲。

(0)

虎丘山

林端生色美新晴,楼阁依山若画屏。

石坐最宜人选胜,剑池潜想地遗灵。

僧窗松竹冬犹茂,寺路烟霞昼亦冥。

自愧逾年假麾守,一回方得扣禅扃。

(0)

过杨村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

杨柳阴中新酒店,蒲萄架底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

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