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竹通凉,疏苔媚雨,晓帘慵捲。
窥花隔座,镜里暗传娇眼。
最怜他、伤春未工,画眉错问愁深浅。
甚妆楼一霎,西风如叶,梦云吹散。重见。羞郎面。
但恨指吴山,断霞沈晚。扁舟暝宿,冷月稀星孤伴。
绕空江、芦花夜明,去鸿影淡烟岫远。
又寒莎、两岸鸣虫,絮语惊秋换。
细竹通凉,疏苔媚雨,晓帘慵捲。
窥花隔座,镜里暗传娇眼。
最怜他、伤春未工,画眉错问愁深浅。
甚妆楼一霎,西风如叶,梦云吹散。重见。羞郎面。
但恨指吴山,断霞沈晚。扁舟暝宿,冷月稀星孤伴。
绕空江、芦花夜明,去鸿影淡烟岫远。
又寒莎、两岸鸣虫,絮语惊秋换。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江边的静谧画面。"细竹通凉,疏苔媚雨",写出了夜晚竹林间微风习习,苔藓在雨中显得格外翠绿,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晓帘慵捲",透露出主人公的慵懒和对秋意的沉醉。
"窥花隔座,镜里暗传娇眼",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出女子对花的欣赏和自我照镜时的含羞带怯。她试图通过画眉来表达情感,却误读了愁绪的深浅,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甚妆楼一霎,西风如叶,梦云吹散",进一步描绘了妆楼上短暂的美好瞬间被秋风吹散,如同梦境般虚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失落。
"重见。羞郎面",可能是指与心上人的重逢,女子因羞涩而不敢直视对方。接下来的"恨指吴山,断霞沈晚",则表达了对山水景色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扁舟暝宿,冷月稀星孤伴",描绘了夜晚泊船的情景,孤独的扁舟与冷月、稀星为伴,更显寂寥。"芦花夜明,去鸿影淡烟岫远",以芦花和远去的雁影,增添了离别和远方的意象。
最后,"寒莎、两岸鸣虫,絮语惊秋换",以秋虫的鸣叫和季节的变换,收束全词,寓言了时光流转,人事如梦,让人感受到词人对过去美好回忆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淡淡哀愁。整体上,这是一首以景抒情,情感深沉的秋夜怀旧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