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月转旌旗影,擐甲为衾戈作枕。
此时饮恨念銮舆,玉体能胜暴露无。
问安使者空相继,清跸不回宫殿闭。
请缨傥未缚酋渠,我榻虽安何忍寐。
平沙月转旌旗影,擐甲为衾戈作枕。
此时饮恨念銮舆,玉体能胜暴露无。
问安使者空相继,清跸不回宫殿闭。
请缨傥未缚酋渠,我榻虽安何忍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塞的夜晚,月光下旗帜和甲胄的影子交错,他将甲衣当被,戈矛作为枕头,表达了他对于战事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此时饮恨”四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甘与哀伤;“玉体能胜暴露无”则是对君主安危的关切,担心皇帝的安全遭受威胁。
“问安使者空相继”显示了信息传递的困难和隔绝,而“清跸不回宫殿闭”则形象地描绘出边塞与都城之间的断绝。诗人通过“请缨傥未缚酋渠”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最后一句“我榻虽安何忍寐”则展现了即便身处安全之地,也难以入睡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军事生活的刻画,反映出边塞将士们的艰辛与孤独,以及他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刘子翚在宋代以其严谨的词风和深沉的思想感情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对战争苦难的深刻反思。
自昔云然,身历夫越吴晋楚诸邦,敷文教,振武功,裕国安民,谋猷共仰,既电谕乘龙北上,知其台阁独登,翘首中朝贤令辟;
而今已矣,眼观乎咸同光宣四代,重外交,修内治,经天纬地,奏议俱存,忽邮传跨鹤西归,恨未祭筵亲奉,伤心来世再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