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诸偶作》
《荆诸偶作》全文
唐 / 齐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无味吟诗即把经,竟将疏野访谁行。

身依江寺庭无树,山绕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

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

(0)
注释
无味:无趣,没有兴趣。
吟诗:诵读诗歌。
把经:研习佛经。
疏野:行为粗犷,不拘小节。
访谁行:谁能与之同行。
身依:身体依靠。
江寺:位于江边的寺庙。
庭无树:庭院中没有树木。
山绕:群山环绕。
天涯:极远的地方,此指天边。
路有兵:路上有战事,象征不安宁。
竹瓦:竹制的屋顶。
雨声:下雨的声音。
漂永日:度过漫长的白天。
纸窗:纸糊的窗户。
灯焰:灯光的火焰。
照残更:照亮了夜晚剩余的时间,指夜深。
从容:悠然自得,不慌不忙。
一觉:一场睡眠。
清凉梦:凉爽舒适的梦。
归到:回到。
龙潭:地名或象征清静之地。
扫石枰:打扫石制棋盘,准备下棋,寓意寻求心灵的宁静。
翻译
无趣诵读诗歌便去研习佛经,究竟这般粗野的行为谁能同行。
身体依靠在江边寺中庭院无树木,群山环绕直到天边路上还有战事。
竹制的屋顶下雨声滴答度过漫长白日,纸糊的窗内灯光照亮了将尽的夜更。
悠然自得地沉入一个凉爽的梦境,回到龙潭边扫净石棋盘准备对弈。
鉴赏

诗人以无味的态度吟咏诗歌,似乎随手拈来经典,但却在寻访行走于疏野之人。身处江畔寺院,其庭院内没有树木,山环绕着天边,有军队行进的路途。竹瓦上雨声淅沥,每日都如此;纸糊的窗棂透出灯光,照亮了夜晚残留的时光。诗人从容不迫地沉浸在一场清凉的梦境中,当醒来后,回到龙潭,开始扫除石头上的苔藓。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身处偏远的江寺之中,四周环境给人以宁静而又略带萧瑟之感。同时,"山绕天涯路有兵"一句透露出外界的动荡与不安,与诗人的内心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竹瓦雨声、纸窗灯焰等,都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凄清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一种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平和世界的向往。

最后一句"归到龙潭扫石枰"则更深化了这种隐逸之情,龙潭作为一个自然界的隐秘所在,诗人在此进行劳作,更是将自己的生命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超脱。

作者介绍
齐己

齐己
朝代:唐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生辰:863年—937年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月夜

长怀七月望,赤壁有人游。

此夜复明月,吾亭如小舟。

笛声兼籁起,槎影带星流。

客动登高兴,台峰最上头。

(0)

徐太史薜荔园辞·其十一石假山

屹有峰兮湖之中。石际水兮丛丛。

彼日夕兮浪以风。于我石兮撞舂。猗兹望兮南东。

谁此池兮此峰。峰之下兮湖通。盍观兮焉从。

善齐物兮若翁。

(0)

次韵荅如山

读书曾共借东林,竹上题诗岁月深。

千仞羽仪看晚霁,几番花信作春阴。

而今诸老多明眼,自古良工独苦心。

我有一杯非浪致,为君先唱鹿鸣吟。

(0)

叠前韵

不枉河阳驾,东亭草径深。

雨馀方策杖,风至自鸣琴。

病榻忘周梦,郎曹惜禹阴。

未须嗟室远,时有简书临。

(0)

中秋郊送龙节·其三

中州宗学被甄陶,骏惠文孙天语褒。

自有玺书耀河岳,奚劳玉兔数纤毫。

(0)

即事

宝鸭双双引使车,都梁旖旎散郊墟。

腐儒低首还私忆,走马红尘三月初。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