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其二》
《残冬归宗阅毗尼忆阿公时阿公出沈阳之千山·其二》全文
明 / 释今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又逢岁晚客心惊,病骨遥怜万里情。

长听哀笳吹汉曲,几看边月照秦城。

山中薄雪难为赋,塞外重裘尚厌轻。

芳草绿时相忆否,江南二月好莺声。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岁末之际,内心涌动着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的“又逢岁晚客心惊”,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客居他乡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病骨遥怜万里情”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身体的不适,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无尽的关怀与思念之情。诗人仿佛能感受到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与牵挂,这种情感跨越了空间的限制,显得尤为真挚动人。

“长听哀笳吹汉曲,几看边月照秦城。”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哀笳声声,边月孤悬,这些意象都充满了离愁别绪,让人不禁联想到诗人与故乡的遥远距离以及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情。

“山中薄雪难为赋,塞外重裘尚厌轻。”这两句则从自然景象入手,以雪薄、裘衣厚重来反衬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复杂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是寻常的景色也难以激起诗人的兴致,反而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最后,“芳草绿时相忆否,江南二月好莺声。”诗人以想象中的江南春景作为结尾,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亲人的思念。虽然身处寒冷的北方,但心中却始终怀揣着对温暖与生机的渴望,以及对亲人团聚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同时也不乏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外界的景物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释今严
朝代:明

今严(?──一六五八?),字足两。顺德人。俗姓罗,原名殿式,字君奭。诸生。弱冠从天然禅师求生死大事,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脱白受具。十二年(一六五八)奉命往嘉兴请藏,还至归宗,阅大藏一周,遭岁俭,日止一糜,研览不辍。病还雷峰,爱栖贤山水之胜,扶病强行。居无何,竟以宿疾蜕于五乳峰静室。著有《西窗遗稿》一卷,《秋怀》、《百合》诸诗。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猜你喜欢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其二

野人自爱住云林,客到开门扫绿阴。

白帽有情应送老,绿尊无事且开襟。

一川野水舂锄下,四壁秋风蟋蟀吟。

共作故园松菊主,未惭元亮百年心。

(0)

再次前韵·其二

僦得篮舆冒雪行,林峦相映月华明。

应同栈道经西岭,又似飞沙抵北京。

擎重更看危木在,号寒偏听野猿清。

开窗瀹茗题诗句,谁与山翁共此情。

(0)

次韵云松雪中二律·其一

山中岁晚雪迷漫,瓮牖前头失翠峦。

剪水应愁南浦浅,飞花乱逐北风寒。

明年已卜丰年瑞,旧俗相传瘴疠安。

空向茅檐堆几处,老眸无复映书看。

(0)

拟送蒋伯羽

不扫仙坛借隐居,扁舟南下意何如。

十年藩府趋帷幄,千里山河倦尺书。

怪事只今看失马,前程未用叹枯鱼。

病躯不得临岐别,搔首东风柳影疏。

(0)

送朱孟舒·其一

秋风送别出闽关,老桂吹香拂马鞍。

分教往年曾北上,司征此日又南还。

词林已富三冬学,云路终期九万抟。

愧我无成头白尽,紫芝黄叶共空山。

(0)

送彦材居贞·其一

二郑才名世并传,自成同气亦家贤。

石渠有待书重校,宣室遥知席欲前。

对雪肯过安道里,临风长望季鹰船。

春光浩荡青云阔,目送双鸿上九天。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