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有情天,得此群山,暂舍事事;
生岂无怀世,每当九日,亦自欣欣。
人在有情天,得此群山,暂舍事事;
生岂无怀世,每当九日,亦自欣欣。
这首联语出自清末思想家谭嗣同之手,名为《远遗堂联》。它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人在有情天,得此群山”,开篇即以“有情天”点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群山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暂舍事事”,则是在忙碌尘世中寻求片刻宁静的渴望,暗示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功利的同时,不应忘记与自然的连接,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生岂无怀世,每当九日”,“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与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活动相关联,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亦自欣欣”,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能找到快乐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副联语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它鼓励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同时也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与乐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