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畔水泠泠,并作秋声,布衾初拥别愁生。
风露自寒天自远,梦隔江城。
篷底漏疏星,何处渔灯,桐江钓后一裘轻。
宦海不如归去稳,烟渚芦汀。
枕畔水泠泠,并作秋声,布衾初拥别愁生。
风露自寒天自远,梦隔江城。
篷底漏疏星,何处渔灯,桐江钓后一裘轻。
宦海不如归去稳,烟渚芦汀。
这首明代吴闻礼的《浪淘沙·水宿》描绘了一幅秋夜水边的孤寂画面。"枕畔水泠泠,并作秋声",诗人以水声入诗,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秋意的浓厚,同时也烘托出离别的愁绪,"布衾初拥别愁生",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主人公在寒冷的夜里因离别而倍感孤独与哀愁。
接下来的"风露自寒天自远,梦隔江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和梦境的遥远,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思念和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篷底漏疏星,何处渔灯",通过渔火的点点微光,描绘出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桐江钓后一裘轻,宦海不如归去稳",借桐江垂钓的典故,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烟渚芦汀"则以自然景物收束全诗,象征着宁静淡泊的隐逸生活,寓意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水宿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客行值残腊,长程催短景。
天寒须易冰,叶脱木无影。
挥鞭发长城,露湿衣袖冷。
迤逦度云汉,邂逅逢峻岭。
缅怀董学士,曾此憩夐静。
突兀数尺碑,其文信蔚炳。
往事浮云空,几年孤此境。
兹山真自幸,四牡又来骋。
留诗继前贤,顿觉仙凡迥。
而我苦驽缓,古训蒙不省。
何幸接词源,飞流激奔猛。
涯涘不能窥,况敢得要领。
无心和阳春,有怀徒耿耿。
愿言借馀光,破我心昏暝。
王师入京邑,天宇俄廓清。
九庙肃钟簴,十陵剪棘荆。
皇路日就坦,相君靡自盈。
吐哺则公且,辟门罗隽英。
黄发緤圭组,深岩贲弓旌。
嗟余同心侣,夙昔谐嘤鸣。
胡为慕孤介,坚欲解世缨。
延陵匪通谊,千木庸近情。
愿回墨子车,且过朝歌城。
中峰何高高,孤标耸寥廓。
寺楼递隐见,石径互参错。
虽乏济胜具,始快远游诺。
振衣凌爽垲,举杯眺广莫。
不知山路尽,但见天澄豁。
对面蓟门山,数点青如削。
树木若鳞次,西湖不盈勺。
万象各自媚,孤云安所薄。
山南行雨罢,且复归旧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