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水循山问化宫,翠微深处有村舂。
僧来且共松间坐,溪午遥闻烟外钟。
贝叶昙花空寂寂,琼帘珠栱自重重。
旧游回首思长乐,无限诗情到晚浓。
涉水循山问化宫,翠微深处有村舂。
僧来且共松间坐,溪午遥闻烟外钟。
贝叶昙花空寂寂,琼帘珠栱自重重。
旧游回首思长乐,无限诗情到晚浓。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宜阳八景次东溪郑尚书韵八首(其八)普化晚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涉水循山问化宫”,诗人沿着山路涉水前行,探寻普化宫,展现了对道教或佛教文化的虔诚与向往。接着,“翠微深处有村舂”描绘了山中村庄在青翠掩映下的宁静,远处传来农夫捣米的声音,透出田园生活的淳朴气息。
“僧来且共松间坐”写诗人与僧人一同坐在松树下,享受片刻的静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溪午遥闻烟外钟”则通过午后的溪边,远处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增添了时光流转和超脱尘世的意味。
“贝叶昙花空寂寂,琼帘珠栱自重重”运用了象征手法,贝叶代表佛经,昙花象征短暂而珍贵的瞬间,形象地表达了普化宫的清幽和神秘。诗人感叹这里的寂静与深邃,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最后,“旧游回首思长乐,无限诗情到晚浓”表达了诗人回忆过往在此的游览,心中涌起无尽的诗意,随着夜幕降临,情感愈发浓厚。整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宜阳普化宫的深深喜爱和对自然与禅意的沉醉。
芙蓉湿晓露,秋别南浦中。
鸳鸯卷新赠,遥恋东床空。
碧水不息浪,清溪易生风。
参差坐成阻,飘飖去无穷。
孤云目虽断,明月心相通。
私情讵销铄,积芳在春丛。
琉璃地上开红艳,碧落天头散晓霞。
应是向西无地种,不然争肯重莲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