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折漕渠达帝关,源流疏节令新颁。
大明水阔春潮荡,钜野波深夜溜潺。
足国功劳收太史,济川才望秩清班。
等閒试借观泉眼,樽俎东山与泰山。
委折漕渠达帝关,源流疏节令新颁。
大明水阔春潮荡,钜野波深夜溜潺。
足国功劳收太史,济川才望秩清班。
等閒试借观泉眼,樽俎东山与泰山。
这首诗描绘了漕渠的壮丽景象和其对国家的重要贡献。诗人卢宁以“委折漕渠达帝关”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漕渠蜿蜒曲折,最终到达京城的情景,展现了工程的宏伟与实用性。接着,“源流疏节令新颁”一句,既赞美了漕渠设计的精巧,也暗示了新政策的颁布,预示着新的变革与希望。
“大明水阔春潮荡,钜野波深夜溜潺”两句,通过对比春日的广阔水面与夜晚的细流潺潺,展现了漕渠在不同时间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寓意着事物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社会变迁相融合,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足国功劳收太史,济川才望秩清班”则进一步强调了漕渠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仅在物质上为国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也在精神上提升了官员的声望与地位,体现了古代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
最后,“等閒试借观泉眼,樽俎东山与泰山”两句,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希望朋友能像东山与泰山一样,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高洁的品格与卓越的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友人事业与品德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
聚气成此身,假缘暂寄世。
可怜自在性,本无烦恼系。
傍水与登山,翛然有深诣。
日在林下游,暮在林下宿。
供饮岩畔泉,充庖槛前菊。
半月一剃发,半年一洗浴。
但得恣疏懒,何曾有荣辱。
新秋雨初霁,圆月照我屋。
扶病起看月,坐久偶成曲。
人生天地间,性分各自足。
捧檄何必喜,途穷何必哭。
容彭不为长,颜杨不为促。
四者俱如梦,何为自羁束。
彼笑我太狂,我笑彼太俗。
彼我更相笑,是非无实录。
不如长默默,恬淡过昏旭。
渊鱼与林鸟,各得随所欲。
举头谁是友,风月与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