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西风扫叶秋初劲,野火烧空晓尚明。
尘役未能抛白日,仙家不独有青城。
借眠熟睡全无梦,服了黄精体自轻。
游历贪行入暮惊,蛇岗岭北衲庵清。
西风扫叶秋初劲,野火烧空晓尚明。
尘役未能抛白日,仙家不独有青城。
借眠熟睡全无梦,服了黄精体自轻。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游历蛇岗岭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游历贪行入暮惊",写出了诗人游兴浓厚,不知不觉已至傍晚,不禁为时光匆匆而惊讶。接下来的"蛇岗岭北衲庵清",点出地点,庵宇坐落在蛇岗岭北,环境清幽宁静。
"西风扫叶秋初劲",通过西风劲吹落叶的景象,渲染出秋季的萧瑟与深沉,显示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力量。"野火烧空晓尚明",进一步描绘夜晚野外篝火燃烧,火光映照天际的情景,虽是夜晚,但明亮如昼,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壮丽。
"尘役未能抛白日",诗人感叹世俗事务繁重,难以摆脱日常劳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仙家不独有青城",则借青城山的仙家传说,暗示自己对超脱尘世、寻求内心的宁静有所憧憬。
最后两句"借眠熟睡全无梦,服了黄精体自轻",诗人描述在庵中安眠,没有纷扰梦境,身心仿佛因服用黄精(一种药草)而感到轻松自在,流露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过程中的景色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曾经藻绘承明。如今闲却雕龙手。
金台烟锁,铜仙泪泻,河山非旧。
琼晏簪花,仪曹载笔,可堪回首。
算壮游并陇,远寻壶峤,都一梦,归乌有。
买得城南十亩,启轩窗,山明水秀。
看云脱帽,听泉倚杖,茶前酒后。
世外闲身,人间清福,尽堪消受。
展云林半幅,丹青不老,为先生寿。
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
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
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
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
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
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
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遣闲居兴。
偶留形影,渊明自答自问。
髻鬟未整。已十旬镜槛,流黄尘冷。
夜夜迟明,乍可甜乡去俄顷。
金斗沈香熨尽,和绉坐、更衣全屏。
漫打叠、比瘦黄花,帘押卷秋影。曾省。旧斗茗。
指断臂海棠,续了圆颈。算天尚肯。
教免蘅芜梦惊醒。
持匕留裙无恙,回首处、还应悽哽。
算苦少,来日也、夜游烛秉。
虫声低切。正兰舟向,沙际初歇。
谁知乍暖春气,先知道了,草根偷发。
漫说篷阴细透,胜流水呜咽。
早惹起,池馆相思,一绿窗纱别来阔。
人间若个春来别。尚不教、孤负花时节。
看看百花生日,无恙是、好花圆月。
且自商量,裙幄花凐,琐碎都设。
肯等到、天际归舟,早共加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