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春波酿作蓝。晓桑柔叶绿鬖鬖。
鸦鬟十五太骄憨。
织就双鱼成比目,偷将百草斗宜男。
更无心绪喂春蚕。
一夜春波酿作蓝。晓桑柔叶绿鬖鬖。
鸦鬟十五太骄憨。
织就双鱼成比目,偷将百草斗宜男。
更无心绪喂春蚕。
这首《浣溪沙·江南词》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的生动画面。
“一夜春波酿作蓝”,开篇以“春波”为引,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春水的清澈与深邃比喻为“蓝”,仿佛一夜之间,春水便被酿成了深邃的蓝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晓桑柔叶绿鬖鬖”,紧接着描绘了清晨时分,嫩绿的桑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鬖鬖”二字生动地表现了叶子轻盈摆动的姿态,给人以清新愉悦之感。
“鸦鬟十五太骄憨”,此句通过比喻,将少女比作“鸦鬟”,即黑发如鸦,形象地描绘了少女的年龄和活泼性格,一个“太骄憨”字,既表达了对少女可爱性格的喜爱,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怜惜。
“织就双鱼成比目,偷将百草斗宜男”,这两句诗运用了双关和象征的手法,将少女的巧手比作织布机,编织出“双鱼成比目”的图案,寓意着爱情的美好与和谐。同时,又以“百草斗宜男”暗示少女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如同百花争艳,展现出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执着。
“更无心绪喂春蚕”,最后,诗人以“春蚕”为喻,表达了少女在爱情的甜蜜中,暂时忘记了日常琐事,展现出少女情感世界的纯净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少女情感世界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赞美。
玉堂仙人松雪公,写竹正似石室翁。
云林道人虽出后,往往落笔生秋风。
吴人好书仍好画,百年遗墨千金价。
比来何处得此图,松雪云林此其亚。
娟娟嫩玉才数茎,烟稍雨叶纵复横。
洞庭寒骨沉水底,铁索下取蛟龙争。
却忆江南旧池馆,笔床棋局何萧散。
一行作吏事便废,十年不归魂欲断。
松雪子孙今几人,云林弟子谁逼真。
得归故乡倘相觅,竹枝挂我头上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