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
《元宵》全文
明 / 李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元宵真是可怜宵,独对孤灯坐寂寥。

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佳节中一个孤独者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节日热闹与个人寂寞之间的鲜明对比。

首句“元宵真是可怜宵”,以“可怜”二字开篇,直接点出了元宵节对于诗中人物而言并非喜庆而是略带哀愁的时刻。元宵节本是团圆、欢庆的日子,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但对于独自一人的人来说,这样的夜晚反而显得格外孤单和凄凉。

接着,“独对孤灯坐寂寥”一句,画面感十足地描绘了主人公在元宵之夜独自面对一盏孤灯,周围一片寂静的情景。孤灯不仅照亮了眼前的黑暗,也映照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营造了一种深沉而静谧的氛围。

“不是斋居能养性,嗔心几被雪风摇”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斋居,即清修、静思的生活方式,通常被认为有助于修养性情。然而,在这个元宵之夜,主人公却未能从孤独中解脱,甚至在内心深处产生了些许嗔怒的情绪。这里的“雪风”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寒冷与压力,暗示了主人公在面对孤独时内心的挣扎与不平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色下孤独个体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传统节日背后的人情冷暖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节日的诗歌,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处孤独与挣扎的深刻探讨。

作者介绍
李贽

李贽
朝代:明   字:宏甫   号:卓吾   籍贯:福建泉州   生辰:1527~1602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今湖北省红安县)、湖北麻城芝佛院。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最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其重要著作有《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史纲评委》。他曾评点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拜月亭》等等,仍是至今流行的版本
猜你喜欢

留别庄木斋四首·其一

忽忽江南春信近,野夫高兴傍梅关。

欲吟不了山随在,去住无心云共闲。

岭峤霞烟堪我老,罗浮花鸟不人间。

东西南北无拘碍,敢向先生便作难。

(0)

留别罗一峰暨吉淦诸友

送送江村欲暮春,北风寒雨为谁频。

春杯且共消红烛,身事无端祇白云。

伏枕流年看佩剑,推篷入夜数星辰。

不知千里东吴路,云鹤相参有几人。

(0)

九日陪李犹登高

百年能几遇重阳,逐伴登高引兴长。

邑宰喜陪元亮饮,参军那似孟嘉狂。

山云映水摇秋色,浦树含风送晚凉。

满地黄花应笑我,白头犹自客他乡。

(0)

秋夜重会联句

良会不可数,其如缱绻情。

昨方愁近别,今再叙平生。

道义大纲重,文章小技轻。

气横天地塞,心与圣贤并。

伟矣三才秀,隐然千里城。

交游怜志合,身世际时亨。

遣兴诗难就,开怀酒迭倾。

玉壶宜太白,石鼎伏弥明。

入夜景方寂,送凉风最清。

一庭孤烛影,满院秋蛩声。

林籁起萧瑟,泉琴滴淙琤。

村村鸡犬静,处处仓箱盈。

赤子方含哺,蠢苗乃弄兵。

天王赫斯怒,大将亲于征。

霜月悲笳鼓,蛮烟捲旆旌。

君仁自无敌,师直则有名。

虞舜当盛世,周宣复中兴。

雍雍干羽舞,赫赫江汉平。

义断似秋杀,仁涵如春行。

飞书献耒捷,勒石观厥成。

慨此雕椎陋,尽将冠冕更。

铙歌正杂遝,大雅尤铿鍧。

宁使愚蒙诧,要令奸宄惊。

文脩武事偃,主圣臣僚贞。

岂知邂逅会,传作升平鸣。

宪府居要地,先生早蜚英。

三边入谈笑,庶事归经营。

倚玉兼葭质,倾阳葵藿诚。

牧民愧黄霸,抗疏怀匡衡。

白日指心誓,青天梦手擎。

更期尽忠荩,岂谓贪宠荣。

草草赓佳句,匆匆计去程。

惟胶可投漆,匪石堪报琼。

明日即分袂,几时重订盟。

怜予才袜线,羡子器梁楹。

肯药膏肓疾,幸书佩服铭。

篇章叠长短,学术兼博精。

培塿尊华岳,潢污让蓬瀛。

功名草头露,富贵耳底莺。

坠绪纷远绍,狂澜矻孤撑。

薄俗迷蕴玉,古人易结缨。

酒酣兴已尽,一笑寒江横。

(0)

腊月二十六日镇远府送春花土牛作诗以谢·其二

暖日融融醉物华,闲斟春酒对春花。

眼前生意无穷尽,散入天南百万家。

(0)

孤竹城

寥落荒城数亩低,白云山下北平西。

桓公老马今何在,草树霏微路欲迷。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