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
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
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知。
贫来缘未有,客散独行迟。
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
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
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知。
贫来缘未有,客散独行迟。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新移植到学宫中的小竹的关心与爱护。首句"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表明这些小竹是从遥远的山寺移植而来,透露出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
接下来的"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展示了诗人对小竹生长环境的关注和精心照料,每过一天都要记录浇水的时间,以确保它们能够适应新环境并茁壮成长。这里不仅体现了作者的细致入微,更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生灵的责任感。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则是对小竹生长状态的观察,新叶嫩绿而生机勃勃,旧枝虽然枯黄却仍被精心保存。这两句通过对比生与死、新的开始与往昔的留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循环的感悟。
"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一句描绘了一幅冬日静谧图景,小竹在寒风中坚守不动,它们的声音也与周围的静寂融为一体。这两句诗强调了小竹坚韧不拔且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特性。
"爱护出常数,稀稀看自知"表达了作者超出常人的关怀,小竹的生长情况即便是稀疏,也在诗人眼中变得格外重要。这既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界微小生命的珍视,也揭示了其内心深处对于生命之美的感受。
最后两句"贫来缘未有,客散独行迟"则是诗人的自我叙述。在物质上的贫困和人际关系上的孤单中,作者依然选择留守这些小竹,不急于离开。这不仅展示了其坚守学问的决心,也反映出一种对自然亲近、对生活有着不同期待的心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新移植小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尊重、责任与坚守的深刻情感,以及他对于自然界微妙变化的敏锐洞察。
毡屋清宵初雪后,砚蟾冰结松风吼。
景物懰慄入吟评,徘徊却缩裁诗手。
地炉榾柮拨温黁,白灰红炭堪为友。
何必龙团石鼎烹,无须篆袅金猊口。
楞严暖触非全句,懒残半芋真消受。
春和一室解严威,恍似宫梅馥文牖。
却忆林林扈跸人,均得如兹禦寒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