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拨火谣》
《拨火谣》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毡屋清宵初雪后,砚蟾冰结松风吼。

景物懰慄入吟评,徘徊却缩裁诗手。

地炉榾柮拨温黁,白灰红炭堪为友。

何必龙团石鼎烹,无须篆袅金猊口。

楞严暖触非全句,懒残半芋真消受。

春和一室解严威,恍似宫梅馥文牖。

却忆林林扈跸人,均得如兹禦寒否。

(0)
鉴赏

这首《拨火谣》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描绘了冬夜室内拨火取暖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与诗意。

首句“毡屋清宵初雪后”,以“毡屋”点明了居住环境的简朴,而“清宵”则暗示了时间的静谧。初雪之后的夜晚,屋内格外宁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着,“砚蟾冰结松风吼”一句,将室内景象与室外景象巧妙结合。砚台上的月光仿佛被冻结成冰,而室外的松风则在呼啸,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映衬出室内生活的安宁。

“景物懰慄入吟评,徘徊却缩裁诗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物的细腻感受,以及在创作时的犹豫与思考。面对如此美景,诗人似乎陷入了沉思,难以立刻捕捉到灵感,体现了艺术创作中的微妙心理活动。

“地炉榾柮拨温黁,白灰红炭堪为友。”描述了诗人通过拨动炉火来取暖的过程,炉火的温暖成为了诗人的朋友。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生活的温馨,也象征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状态。

“何必龙团石鼎烹,无须篆袅金猊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奢华生活的淡然态度,认为简单的生活方式同样可以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无需过分追求物质享受。

“楞严暖触非全句,懒残半芋真消受。”这里引用了佛教典故,通过楞严经中的暖触和懒残和尚吃半块芋头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平静和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

“春和一室解严威,恍似宫梅馥文牖。”最后两句将室内的情景与室外的春日景象联系起来,暗示了室内生活的温暖与舒适,如同宫中梅花的香气弥漫在窗户之间,给人以美好的想象。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独特感悟,以及在繁华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美女篇

长安出佳丽,宛洛多名姝。

游戏芳春日,踏青岐路隅。

银环约素手,玉佩飘华裾。

丹霞错绮袖,惠风扬罗襦。

悬腰灿火齐,充耳大秦珠。

珊瑚间四体,宝钗直万馀。

扬音若蕙兰,吹气胜芙蕖。

吴姬亮非偶,卫女焉得如。

众观共叹息,日暮罗长衢。

居者为忘飧,行者各踟蹰。

何来少年辈,三五乘骊驹。

倾城睹明艳,荡思欲忘躯。

岂无千金聘,谐此百岁娱。

畴为伯鸾匹,偃蹇宁独居。

寄声侠游子,相望徒区区。

(0)

塞下曲·其五

朔云黯淡古今愁,十月交河冻不流。

铁马无声关塞静,征夫月下唱梁州。

(0)

暮雨

忽漫浓云西北生,斜风骤雨入重城。

大川波动鱼龙气,空谷雷搜水石精。

阮籍感时心独苦,杜陵忧国意难平。

万家暝色孤灯外,弹剑长歌此夜情。

(0)

汾州以来分守参政如胡世甫葛与立马子懋程信夫彭克宪陈元卿李子高宋伯镇孙格卿张时芳纪恒甫诸公皆旧识也宋有禦敌之功不见知当道解官归越嗟哉

边尘连岁静于扫,塞马曾嘶汾上草。

落日偏增流水寒,白云不减青山好。

宦游此地故知多,半是閒门雀可罗。

伯镇守城功自见,农桑依旧满西河。

(0)

过天津

此地辟天津,关城万马屯。

势临南极迥,威拥上游尊。

日月分三辅,风烟接九藩。

雕盘秋气肃,鲸击夜涛奔。

赤羽边庭檄,青油使者轩。

北来多破胆,南望易消魂。

人意明群盗,天心暗陆浑。

凭舷仗尊酒,孤抱向谁论。

(0)

题文与可画竹苏子瞻诗后

石室先生岷峨英,指端宛宛八法精,墨池写出淇园青。

雪堂一老寰中豪,胸中屈蟠金错刀,渭滨派作北海涛。

天生两奇令相值,半幅生绡斗秋色,长离翔空舞玄翮。

一舞一翮黄金钧,坐令箧笥烟云新,宝之者谁缑山人。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