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云黯淡古今愁,十月交河冻不流。
铁马无声关塞静,征夫月下唱梁州。
朔云黯淡古今愁,十月交河冻不流。
铁马无声关塞静,征夫月下唱梁州。
这首《塞下曲(其五)》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凄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以及戍边将士的孤独与坚韧。
首句“朔云黯淡古今愁”,以“朔云”开篇,暗喻边疆的辽远与神秘,同时“黯淡”二字渲染出一种沉郁的氛围,仿佛历史的厚重与无尽的忧愁都凝聚在这一片云彩之中,跨越时空,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十月交河冻不流”,将时间锁定在寒冷的深秋,地点指向交河,一个位于新疆北部的地区,这里常年寒冷,河流在冬季结冰,难以流动。这样的自然环境不仅描绘了边塞的严酷,也暗示了战争的冷酷与无情。
“铁马无声关塞静”,“铁马”指的是战马,表面看似宁静,实际上蕴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边关的寂静,反衬出战争的残酷与不可预知性,同时也体现了戍边将士的坚韧与沉默。
“征夫月下唱梁州”,“征夫”指的是远征的士兵,他们远离家乡,在月光下唱起家乡的歌曲,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场景既温馨又悲凉,展现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对自由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人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戍边将士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战争的反思,也有对和平的渴望,深刻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面貌。
世俗薄寒士,那如一漂母。
异眼看王孙,一饭亦不朽。
太息淮阴子,才高数不偶。
既报饮食恩,难事司农后。
有力同逐鹿,无智免烹狗。
生死事太奇,都在妇人手。
毕竟爱才者,食报自长久。
祠庙小如拳,千金能买否。
危径盘盘缘细缕,行步圯侧屡跛蹶。
绝顶望见天际峰,一一排张如析翟。
镂冰错锷森万象,高接彤云暗空白。
槎丫老树杂野梅,忍冻作花少颜色。
岩流挂玉何纷垂,互与枯藤缚危石。
狐兔不出飞鸟尽,茫茫大地无人迹。
山中应有素书在,安得相逢羽衣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