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追和向苏州顷在吴门尝用韦应物作凝香阁旧有白公桧今不复存为补植之》
《追和向苏州顷在吴门尝用韦应物作凝香阁旧有白公桧今不复存为补植之》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韦白两公名欲埃,芗林一出未难才。

树从居士池边种,香入苏州句里来。

陶令北窗应好在,何郎东阁为谁开。

二疏归后今重见,遥想都门张饮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对向苏州的追和之作,以“追和”形式表达了对韦应物与白居易两位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文人雅趣的深刻感悟。

首先,“韦白两公名欲埃”,开篇即点出韦应物与白居易两位诗人的崇高地位,他们的名字如同尘埃中的明珠,熠熠生辉。接着,“芗林一出未难才”,通过“芗林”的隐喻,赞美了韦应物的才华横溢,即使是一次小小的创作也能展现出非凡的才能。

“树从居士池边种,香入苏州句里来”,这两句描绘了韦应物在池边种植树木,其香气融入了苏州的诗句之中,形象地表现了韦应物诗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而“陶令北窗应好在,何郎东阁为谁开”,则通过引用陶渊明与何逊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韦应物作品中蕴含的高洁情操与文人风骨。

“二疏归后今重见,遥想都门张饮回”,最后两句将韦应物与历史上的疏广、疏受兄弟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韦应物归隐后的再次出现的期待,同时也勾勒出一幅想象中的场景——在京城的宴饮之后,韦应物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整首诗通过对韦应物及其作品的深情赞颂,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金台观

丹岩玉洞倚云平,十二雕栏瞰五城。

阁道西来通阆苑,渭川东去入蓬瀛。

钓璜人远螭谁获,祠宝台湮雉自鸣。

王业伯图成底事,翛然从此学长生。

(0)

雪蓬为盛行之作

雪蓬老人瘦且清,前身想只梅花精。

墨梅一写几千万,鸡林交趾知其名。

南京小儿不晓事,相逢尽唤梅先生。

一蓬有屋凤城里,土脊茅檐竹椽子。

蜗牛半角祗藏头,我为量之刚丈许。

不题偃月昼锦堂,扁作雪蓬聊尔耳。

北风大雪五尺深,无限傍人愁压死。

老人高坐方掀髯,大叫狂歌对儿女。

大儿捧笔妇捧觞,一醉梅花三百纸。

篱边竹树往往佳,万个弓弰千鼠尾。

忽然几处鼎石根,便是悬崖活梅树。

此时天趣不可当,谁人肯许同清狂。

花光补之己非敌,当时空有王元章。

定山先生无一好,雪蓬老人当笑倒。

只有区区观物亭,半庭茂叔窗前草。

(0)

出山

山路崎岖险且危,此行才得化为夷。

谁知海水波澜阔,比较山岩险更奇。

(0)

祈泽寺诗

研池满座落花香,墨透纤毫染汉章。

静卧纳衣雪似水,高悬纸帐月如霜。

杯浮野渡鱼龙远,锡振空山虎豹藏。

幸对炉烟坐终日,煮茶清话得徜徉。

(0)

元夕观灯诗·其九

千岁仙桃进御筵,华缸春蔼御楼前。

圣皇一念同民乐,九域欢谣彻九天。

(0)

赠曾生景铭

君子重时命,有塞必有通。

古来才智人,岂必畎亩终。

晚成见大器,特达会奋庸。

曾生格有司,迢遥理归篷。

璞玉宁久閟,志士宁久穷。

林居有馀暇,往懋切磋功。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