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张氏之子玉一片,四座惊看弄笔砚。
蹲身据案用全力,双眸炯炯如掣电。
文章气骨峻且奇,格虽未老绰有姿。
染翰更能作大字,楷书杜曲早朝诗。
尔家九龄饱经史,文陈终古称雄师。
尔年九龄已如此,当以九龄期望之。
君不见张氏之子玉一片,四座惊看弄笔砚。
蹲身据案用全力,双眸炯炯如掣电。
文章气骨峻且奇,格虽未老绰有姿。
染翰更能作大字,楷书杜曲早朝诗。
尔家九龄饱经史,文陈终古称雄师。
尔年九龄已如此,当以九龄期望之。
这首清代诗人王尔鉴的《赠童子张昌》描绘了一位名叫张昌的少年才子形象。诗中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他过人的才华和专注力。"张氏之子玉一片"比喻他的纯洁如玉,"四座惊看弄笔砚"则写出他在众人瞩目下挥毫泼墨的场景。"蹲身据案用全力",刻画出他全神贯注的创作态度,"双眸炯炯如掣电"则形容其眼神犀利,充满灵感。
"文章气骨峻且奇"赞美他的文字风格独特,既有峻峭的力度,又显奇特的创新。"格虽未老绰有姿"表明虽然年纪尚轻,但已展现出不凡的文采风姿。"染翰更能作大字",进一步展示他的书法技艺,能书写大气磅礴的楷书,甚至能写出杜甫在曲江早朝时的诗句,显示出他对经典的深厚理解。
最后,诗人以"尔家九龄饱经史,文陈终古称雄师"高度评价张昌的学识渊博和早熟,认为他小小年纪就已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才华,寄予厚望,期待他未来能继续保持这种卓越的表现。整首诗语言简洁,形象鲜明,富有激励性,是对少年才子的赞美与期许。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
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欹枕看湖白,开窗喜屿青。
笙歌方一歇,莺啭柳洲亭。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
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
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
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原上一缕云,水面数点雨。
夹衣已觉冷,秋令遽如许。
行行适东村,父老可共语。
披衣出迎客,芋栗旋烹煮。
自言家近郊,生不识官府。
甚爱问孝书,请学公勿拒。
我亦为欣然,开卷发端绪。
讲说虽浅近,于子或有补。
耕荒两黄犊,庇身一茅宇。
勉读庶人章,淳风可还古。
我行山南已三日,如绳大路东西出。
平川沃野望不尽,麦陇青青桑郁郁。
地近函秦气俗豪,鞦韆蹴鞠分朋曹。
苜蓿连云马蹄健,杨柳夹道车声高。
古来历历兴亡处,举目山川尚如故。
将军坛上冷云低,丞相祠前春日暮。
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
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