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香闻真迹无,独传登善善誊摹。
几馀一室春和永,消得临池作静娱。
灶下香闻真迹无,独传登善善誊摹。
几馀一室春和永,消得临池作静娱。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偶摹乐毅论因成(其三)》。诗中描绘了在灶下闻到香气,却找不到真正的来源,只有弘历的书法作品被传颂。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在闲暇之余,通过书写来享受宁静与和谐的时光。"几馀一室春和永"一句,生动地展现了在安静的书房中,四季如春的美好氛围。"消得临池作静娱"则流露出诗人通过临摹书法以求心灵宁静的乐趣。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弘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吾州断云边,山水则大好。
不知几何年,有一晦翁老。
去为考亭人,草树日枯槁。
儿时所钓游,岂不槩怀抱。
归来乎令威,杖屦费幽讨。
寒绿翁家塘,昨梦几倾倒。
田田君子花,籍籍书带草。
谁其月三间,聊以寄吾浩。
翁今为飞仙,落叶纷不扫。
滕侯所书绅,岁月略可考。
诸郎表章之,三峰倚晴昊。
藐予抱遗书,生世恨不早。
至今章句间,兀兀首空皓。
缅怀草堂云,春风动芹藻。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披凤尾。
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径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
直不虎关非狂耶,胡不爱官几历诋。
吏铨教授古括州,管领风云二三子。
孔堂丝竹秋雨荒,弦诵琅然顿盈耳。
深衣楚楚有古意,相对青灯夜分语。
六鳌云海渺何许,宝字森罗风日美。
人言欠渠挥翰手,倘及春江戒行李。
寒毡对客澹无欲,清梦不劳曾到此。
谈经归来喜津津,手洗翠缶香倾银。
何以娱子白发亲,梅花中有无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