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南云怨杜鹃。当时肯信掌中欢。
明妆宝髻三姝艳,方胜同心两字难。
春晼晚,意阑珊。琼楼才信不禁寒。
悤悤仍作抛家髻,多事求凰一曲弹。
唤起南云怨杜鹃。当时肯信掌中欢。
明妆宝髻三姝艳,方胜同心两字难。
春晼晚,意阑珊。琼楼才信不禁寒。
悤悤仍作抛家髻,多事求凰一曲弹。
这首《鹧鸪天》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李岳瑞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
首句“唤起南云怨杜鹃”,以杜鹃啼鸣象征哀怨之情,引出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思念。接着,“当时肯信掌中欢”一句,通过反问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后悔,暗示了爱情的短暂与易逝。
“明妆宝髻三姝艳,方胜同心两字难”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女子的美丽与爱情的不易相映成趣。女子的装扮虽美,但“同心”二字却难以实现,暗含了爱情的复杂与不易。
“春晼晚,意阑珊”描绘了春天的逐渐消逝,也象征着情感的衰减与终结。“琼楼才信不禁寒”则借景抒情,琼楼虽华丽,却无法抵挡寒冷,比喻美好的事物终将面对现实的考验与挑战。
最后,“匆匆仍作抛家髻,多事求凰一曲弹”表达了主人公在爱情中的无奈与挣扎,即使想要挽回,却只能以“抛家髻”的形象出现,象征着被迫放弃与牺牲。而“求凰一曲弹”则寄托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即便面临重重困难,心中的琴弦仍会为爱弹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以及面对现实时的无奈与坚持,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与艺术感染力。
滚滚黄尘,曾小住波亭月廊。
犹记得洞箫韵好,秋清夜长。
风过伽蓝山石皱,云回密荫水蘅凉。
傍宫槐镫火下层城,萦建章。东方白,惊曙光。
双丫髻,七宝妆。有伏书传女,辕诗授匡。
瞥眼繁华如梦里,涛翻横海太荒唐。
忆怜才昔日杜司农,经十霜。
旧时游处,只恐沧桑换。
明月又窥人,喜分明、尊前眼见。
尘襟初浣,离绪不胜情,三更烛,满堂宾,总道深杯浅。
玉骢催去,计日征蓬转。
公事且休忙,好安排、诗筒茗盏。
涞阴梅子,五月定应黄,将携酒,论英雄,莫论闲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