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
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
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
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万里共心论,徒言吾道存。
奉亲无别业,谒帝有何门。
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
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诗人以"万里共心论"开篇,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和理解,但随即转向自我,强调个人的道德信仰——"徒言吾道存"。接下来,诗人提及对亲人的侍奉与关怀,指出没有其他的职业或者追求,只是单纯地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奉亲无别业"。而在向帝王表达自己的愿望时,却感到困惑和无从下手,因为不知道应该通过哪一个门路去实现这一目标——"谒帝有何门"。
诗中接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象,水边的宿营被惊涛骇人的声音所打扰,而山行则是落叶纷飞的寂静——"水宿惊涛浦,山行落叶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长安这座城市美好梦想的长久怀念,但即使是在旅途中,也能听到远处猿猴的叫声,仿佛是对家乡的回忆——"长安长梦去,欹枕即闻猿"。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以及对于家国的无尽思念。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诗人成功地传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今年风月好,正雪霁、凤城时。
把鱼钥都开,钿车溢巷,火树交枝。
参差闹蛾歌后,听笛家齐和《落梅》词。
翠幌低悬??,红楼不闭葳蕤。
蛾眉帘卷再休垂,众里被人窥。
乍含羞一晌,眼波又掷,鬟影相随。
腰肢风前转侧,却凭肩回睇似沉思。
料是金钗溜也,不知兜上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