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名号鸿宿,流徙合来居。
淮郡侵江密,人烟罩水疏。
无山供笛竹,有港便罾鱼。
壮士休营业,功成返故庐。
洲名号鸿宿,流徙合来居。
淮郡侵江密,人烟罩水疏。
无山供笛竹,有港便罾鱼。
壮士休营业,功成返故庐。
这首诗描绘了鸿宿洲的景象与氛围,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首联“洲名号鸿宿,流徙合来居”,点明了地点和居住的特性,鸿宿洲作为流徙者的归宿,暗示了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对迁徙人群的吸引力。
颔联“淮郡侵江密,人烟罩水疏”,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洲上的密集与洲外的稀疏。淮郡与江水的交汇处,人烟稠密,而洲上则显得较为稀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洲的特色,也反映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颈联“无山供笛竹,有港便罾鱼”,进一步描绘了洲上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没有高山提供笛竹,却有便利的港湾便于捕鱼,体现了洲上居民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简朴与自给自足。
尾联“壮士休营业,功成返故庐”,表达了对那些功成名就后回归家乡的壮士的敬意和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奋斗精神的肯定,也是对家庭、故乡情感的深刻体现,强调了事业与家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鸿宿洲自然风光和人文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
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
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
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
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
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
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
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
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
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
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
五六十载一邑间,安宁寇乱昏复晨。
世累不我及,浩然保天真。
尝闻西南维,是古多隐沦。
令伯纯好任公贤,风范皆足师吾民。
仲元高明君平晦,声迹长共日月新。
当时传公议,后世仰嘉闻。
夫子虽不达,见于绘像诗与文。
清标可想味,素节难等伦。
从此千万年,焜耀寂寞滨。
《焦夫子画》【宋·吕陶】予不见夫子之身,不知夫子何如人。但见蕴之为之赞,与可笔其神。二公规鉴少许与,独于夫子何勤勤。意是抱道者,有志不得伸。洁操蜀江泉,栖心岷岭云。野饭有藜糁,浊杯无醨醇。平居不荷蓧,来者莫问津。笑歌千古已白日,睥睨六合皆红尘。气貌特怪陋,意味尤酸辛。破褐聊被体,如敝履之安贫。爬痒颇适兴,如扪虱之自珍。五六十载一邑间,安宁寇乱昏复晨。世累不我及,浩然保天真。尝闻西南维,是古多隐沦。令伯纯好任公贤,风范皆足师吾民。仲元高明君平晦,声迹长共日月新。当时传公议,后世仰嘉闻。夫子虽不达,见于绘像诗与文。清标可想味,素节难等伦。从此千万年,焜耀寂寞滨。
https://shici.929r.com/shici/WV6WvJz.html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倚锦瑟,击玉壶,吴中狂士游成都。
成都海棠十万株,繁华盛丽天下无。
青丝金络白雪驹,日斜驰遣迎名姝。
燕脂褪尽见玉肤,绿鬟半脱娇不梳。
吴绫便面对客书,斜行小草密复疏。
墨君秀润瘦不枯,风枝雨叶笔笔殊。
月浸罗袜清夜徂,满身花影醉索扶。
东来此欢堕空虚,坐悲新霜点鬓须。
易求合浦千斛珠,难觅锦江双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