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春榜谪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
阙下书功无后辈,卷中文字掩前贤。
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
帝城春榜谪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
阙下书功无后辈,卷中文字掩前贤。
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
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许浑的作品,名为《赠桐庐房明府先辈》。从诗中可以看出,许浑在赞美某位官员的文才和政治成就,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作为小官的一种自嘲和无奈。
"帝城春榜谪灵仙,四海声华二十年。" 这两句写的是这位官员在京城的科举考试中名列前茅,声誉远扬,已经持续了二十年之久。这不仅彰显了其才华横溢,也显示出其在政治生涯中的稳固地位。
"阙下书功无后辈,卷中文字掩前贤。"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这位官员的政绩和文学成就都超越了同僚,甚至连古代的贤士也难以望其项背。这是对其才能的极高评价。
"官闲每喜江山静,道在宁忧雨露偏。" 这两句则描绘出诗人许浑自己作为小官,对于职务闲暇时光中所享受的宁静生活有着独到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天气变化的一种忧虑。
"自笑小儒非一鹗,亦趋门屏冀相怜。" 最后两句诗中,许浑自嘲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不像鹗一样能够高飞远举,只能在门庭若市的环境中寻求一些同情和理解。这反映了他作为小官的一种无奈和自我调侃。
整首诗通过赞美他人的方式,间接表达了许浑个人对于功名、地位和才华的复杂情感,以及对自己处境的深刻认识。
石罅根危叶易乾,风霜偏觉见摧残。
已饶野菊誇秋艳,应羡岩松保岁寒。
可惜含芳临碧海,谁能移植到朱栏。
与凡草木还殊品,只恐樵夫一例看。
广厦光奇辈,恢材卓不群。
夏天平岸水,春雨近山云。
婉衍榱甍揭,端完柱石分。
孤帆惊乍驻,一叶动初闻。
晚槛馀清景,凉轩启碧氛。
宾筵习主簿,诗版鲍参军。
露洒新篁滴,风含秀草熏。
何劳思岘岭,虚望汉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