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耽寂静养天和,偏有芸编费揣摩。
月上方知临水好,树深才觉得秋多。
花香淡袭七碗茗,虫语凉侵一径莎。
赋到新诗还自赏,槃阿入夜少人过。
拟耽寂静养天和,偏有芸编费揣摩。
月上方知临水好,树深才觉得秋多。
花香淡袭七碗茗,虫语凉侵一径莎。
赋到新诗还自赏,槃阿入夜少人过。
这首清代诗人夏伊兰的《耽寂》描绘了作者追求宁静生活的意境。首句“拟耽寂静养天和”表达了诗人渴望沉浸在宁静中以调养身心的愿望。第二句“偏有芸编费揣摩”暗示在这样的静谧中,诗人却还要研读经书(芸编),显示出其求知不辍的精神。
接下来,“月上方知临水好”描绘夜晚月光下临近水面的景色,给人清凉宁静之感,诗人在此时体验到自然之美。“树深才觉得秋多”进一步渲染了秋意浓厚的环境,通过深林的描绘,强化了寂静与季节的交融。
“花香淡袭七碗茗”写花香轻轻飘过,伴随着品茗的享受,更添一份闲适。而“虫语凉侵一径莎”则以虫鸣声衬托出夜晚的清凉,以及小径上莎草的幽静。
尾联“赋到新诗还自赏,槃阿入夜少人过”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的满足感,独自欣赏自己的作品,反映出其孤高的文人情怀,同时也透露出夜晚的僻静,少有人打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耽于寂静生活中的种种乐趣,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昨夜雨喧春睡,临明小起,润逼衣裳。
宿草迷离,狼藉杏药飘飏。
晓风约、市声渐远,野水漾、云霁孤光。黯情伤。
泪流屏掩,凝想高唐。平江。
欢期此日,鼓吹高阁,锦障风樯。
别后琵琶,为谁弹恨到潇湘。
怅萍散、难寻旧迹,指酒边、羞检清狂。九回肠。
锦城花发,点鬓繁霜。
向幽都,捕得冷风回。结成气崔嵬。
斗骄阳如火,神寒骨重,销也难灰。
买夏年年有价,过处惹蝇猜。
不惜推移力,送与凉来。
便是工同造化,怎抟沙就拙,抟水能堆。
喜玲珑唤玉,万石载琼瑰。莫遣零丁,伴恨共深闺。
清泪点莓苔。余痕在春前,试认更发窗梅。
公真鹤也,旧住蓬莱岛。八十年来度昏晓。
数看花次第,去水波澜凭较量,怎敌壶中天小。
仙槎今尚在,泛月归来,若此洪崖正年少。
念人间似海,几度扬尘,尘起处,只有灵源难到。
更天假恩波,渭河宽,奈未了。鹰扬一竿仍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