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仪宣著有灵符,义理分明在扩充。
立本若为真自了,却如盆上觅栽松。
威仪宣著有灵符,义理分明在扩充。
立本若为真自了,却如盆上觅栽松。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首先,“威仪宣著有灵符,义理分明在扩充”两句,运用了“灵符”和“义理”这两个概念,前者可能象征着某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或指引,后者则代表了道德和道理的明确性。这两句诗强调了内在精神力量的重要性以及道德规范的清晰性,是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肯定。
接着,“立本若为真自了,却如盆上觅栽松”则是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阐述了主题。这里,“立本”可以理解为建立根基或确立根本,而“真自了”意味着真正的自我实现或满足。然而,诗中的“却如盆上觅栽松”则提出了一个反问:即使找到了根基,又如何在有限的空间(此处的“盆”象征着限制)中实现自我,如同在盆中寻找栽种松树的空间一样困难。这不仅反映了对个人成长空间的反思,也暗示了在现实世界中追求理想与实现之间的矛盾与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内在精神力量、道德规范以及个人成长空间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现实局限性的反思。
便重来唱彻后庭花,此愁奈君何。
待斑骓骄赭,琼枝璧月,春影婆娑。
携手神仙眷属,挟弹走三河。
抖擞衣尘去,相对颜酡。
一霎梦梦天醉,恶东风刬地,吹断横波。
把琼思瑶想,收拾任蹉跎。
枉殷勤、缄书三四,较细君、珍重意还多。
只将遍、填膺烦恼,付与悲歌。
夜夜凉蟾,偏照离人色。
者山水登临佳日,难道淹迟。
两度湖心,湖里小艇惯飞飞。
云林一遍,云栖一遍,此外何知。
分明尔我,吟红才调,拾翠年时。
全不许、香车并辔,柔橹双枝。
倚遍雕栏,柳丝鬓影共清池。
扁舟归去,五湖烟水,他日来思。
此钱堪爱,拟持浇杯酒,欷歔同吊。
三百余年无恙否,字迹斑然深窈。
何物迂儒,瞿张殉后,努力如公少。
老天有眼,殷勤贻以相报。
回想惨淡南云,烹龙炮凤,哀史凭谁告。
不信金瓯都破坏,剩这团团完好。
德祐春秋,义熙甲子,并是人间宝。
伤心帝子精魂,那日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