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
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
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
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
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
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
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
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的一次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人雅趣。首联“十日高阳兴未阑,一樽云雾绕朱栏”以“十日高阳”开篇,暗示了春日的温暖与悠长,而“兴未阑”则表达了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愉悦心情。接着,“一樽云雾绕朱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酒宴上烟雾缭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颔联“光摇银烛春偏丽,焰吐金炉夜不寒”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热烈与温馨。银烛的光芒在春夜中显得格外明亮,不仅照亮了宴会现场,也映照出了春夜的美丽。而金炉中的火焰,不仅驱散了夜晚的寒冷,也增添了宴会的热烈气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欢乐。
颈联“旧业中郎仍闭户,新诗常侍已登坛”巧妙地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的敬仰之情。这里借用“中郎”和“常侍”的典故,赞美了宴会中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他们或闭门创作,或登坛献艺,展现了文人的独特魅力。
尾联“清歌妙舞桃花下,痛饮何辞玉漏残”将宴会推向高潮。在桃花盛开的美景下,清歌妙舞交织,宾客们尽情畅饮,直到深夜。这里的“痛饮”不仅体现了宴会的豪放,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风雅与乐趣,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
余赏其言,为赋寒泉溅雪,有环佩隐隐,飞度霜月。
易水风寒,壮士悲歌,关山万里离别。
杨花浩荡晴空转,又化作、云鸿霜鹘。
耿石壕,夜久无言寂历,如闻幽咽。
云谷山人老矣,江空又岁晚,相对愁绝。
玉立长身,自是胎仙,舞我黄庭三叠。
人间只惯丁当字,妙处在、一声清拙。
待明朝、试拂菱花,老我一簪华发。
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
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
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
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
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
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
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
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