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南湖有怀遂初尤公侍郎寄赠七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怀念之情的诗句。
"停骖曾送柳边舟,忽忽今冬病故秋。"
这一联描绘了与旧友在柳树边相送的情景,但转瞬之间,时光流逝,如今冬日已然过去,而那位故人却因病而离世。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望远溪山常入梦,写残书信只成愁。"
这里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遥远山川的向往,这些景象常常出现在他的梦中。而在现实生活中,他试图通过文字与远方的朋友联系,但这些努力最终都化作了无尽的忧愁。
"明心坐断三千佛,谒帝行归十二楼。"
这两句诗则充满了禅意,"明心坐断三千佛"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达到精神境界的状态,而"谒帝行归十二楼"则可能是对某一段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的一种隐喻式表达。
"临水忆君谁复信,乱烟凄暮白芦洲。"
最后两句诗,是诗人站在水边回忆旧友之情的抒写。"谁复信"意味着没有人能理解或分享这种怀念,而"乱烟凄暮白芦洲"则描绘了一个秋末黄昏时分,自然界万物凋零的情景,增添了一种萧瑟和孤寂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情感的回忆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受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