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ūn
xiānqín / shījīng

jūnzhīzhìzāi

shízhīyángniúxiàlái

jūnzhī

jūnyuèyǒuhuó[1]?

jiézhīyángniúxiàkuò

jūngǒu

注释
于:往。
役:服劳役。
于役,到外面服役。
期:指服役的期限。
曷:何时。
至:归家。
埘:鸡舍。
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如之:犹说“对此”。
不日不月: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佸:相会,来到。
桀:鸡栖木。
一说指用木头搭成的鸡窝。
括:来到。
音、义同“佸”。
苟:诚,犹如实。
注释2

役: 服劳役。

曷: 何时。至:归家。

埘时: 鸡舍。墙壁上挖洞做成。

如之何勿思: 如何不思。

不日不月: 没法用日月来计算时间。

有佸又活: 相会,来到。

翻译
丈夫服役去远方,服役长短难估量,什么时候才回到家呢?鸡已经进了窝,太阳也向西边落,牛羊成群下山坡。丈夫服役在远方,教我怎不把他想?
丈夫服役去远方,每日每月恨日长,什么时候才能又相会?鸡纷纷上了架,太阳渐渐也西下,牛羊下坡回到家。丈夫服役在远方,但愿不会饿肚肠!
译文

君子远出服役,不知它的限期。何时才能归里?鸡儿回窠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下山歇息。君子远出服役,如何能不相思?君子远出服役,不知日月程期。何时才能重聚?鸡儿回栏栖止,日头垂挂天西,牛羊缓缓归至。君子远出服役,该是没捱渴饥?

赏析

这是一首很朴素的诗。两章相重,只有很少的变化。每章开头,是女主人公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的内心独白。稍可注意的是“不知其期”这一句(第二章的“不日不月”也是同样意思,有不少人将它解释为时间漫长,是不确切的)。等待亲人归来,最令人心烦的就是这种归期不定的情形,好像每天都有希望,结果每天都是失望。如果只是外出时间长但归期是确定的,反而不是这样烦人。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中,女主人公带着叹息地问出了“曷至哉”: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这下面的一节有一种天然的妙趣。诗中不再正面写妻子思念丈夫的哀愁乃至愤怨,而是淡淡地描绘出一幅乡村晚景的画面:在夕阳余晖下,鸡儿归了窠,牛羊从村落外的山坡上缓缓地走下来。这里的笔触好像完全是不用力的,甚至连一个形容词都没有,不像后代的文人辞章总是想刻画得深入、警醒,恐怕读者不注意。然而这画面却很感动人,因为它是有情绪的。读者好像能看到那凝视着鸡儿、牛儿、羊儿,凝视着村落外蜿蜒沿伸、通向远方的道路的妇人,是她在感动读者。这之后再接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读者分明地感受到女主人公的愁思浓重了许多。倘试把中间“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三句抽掉,将最后两句直接接继在“曷至哉”之后,感觉会完全不同。这里有抒情表达的节奏问题——节奏太快,没有起伏,抒情效果出不来;同时,这画面本身有其特别的情味。

熟悉农村生活的人经常看到这样的晚景。农作的日子是辛劳的,但到了黄昏来临之际,一切即归于平和、安谧和恬美。牛羊家禽回到圈栏,炊烟袅袅地升起,灯火温暖地跳动起来,农人和他的妻儿们聊着闲散的话题。黄昏,在大地上出现白天未有的温顺,农人以生命珍爱着的东西向他们身边归聚,这便是古老的农耕社会中最平常也是最富于生活情趣的时刻。可是在这诗里,那位妻子的丈夫却犹在远方,她的生活的缺损在这一刻也就显得最为强烈了,所以她如此怅惘地期待着。

这诗的两章几乎完全是重复的,这是歌谣最常用的手段——以重叠的章句来推进抒情的感动。但第二章的末句也是全诗的末句,却是完全变化了的。它把妻子的盼待转变为对丈夫的牵挂和祝愿:不归来也就罢了,但愿他在外不要忍饥受渴吧。这也是最平常的话,但其中包含的感情却又是那样善良和深挚。

这是古老的歌谣,它以不加修饰的语言直接地触动了人心中最易感的地方。它的天然之妙,在后世已是难以重复的了。

鉴赏

这首出自《诗经》的古诗,通过描绘一位君子的远行和劳役之苦,以及他对归期的无限期待和内心的孤独感慨,展现了古人对于归乡之情的深厚与复杂的情感世界。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这几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期的渴望和不确定性,通过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语气中的忧虑和期待。接下来的“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则是对一天劳作结束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劳动的艰辛。

再次重复“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强调了君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而“不日不月,曷其有佸”则是对远行期间时光漫长的感慨。最后,“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和“君子于役,苟无饥渴”两句,虽然表面上是在描写自然景象和生活状况,但其实是诗人内心对于归乡的强烈愿望和对未来生活的简单期许。

整首诗通过反复的结构和节奏,把读者带入到一个既有期待又有无奈的氛围中,展现了古代劳役人民对于家园的深切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渴望。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玉漏迟·其二十五夜,用宋祁韵

烟花开紫陌,家家绣户,华灯悬早。

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

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冰澌芳沼。楼阁悄。

何人深院,新妆偏巧。

一樽散遣闲情,招词客南皮,逢场欢笑。

箫鼓西邻,助我月中清眺。

待得酒阑烛烬,喜自有、寒花相照。金勒杳。

游人画桥多少。

(0)

减字木兰花·其七秋夜露坐

秋宵凉乍。淡月疏星清露下。剪剪风来。

茉莉当檐几枝开。竹篱绿满。往事追寻人已远。

帘影霏微。叶底流萤自在飞。

(0)

瑞龙吟.春情,和宋周美成韵

天涯路。多少障梦云山,碍眸烟树。

蘼芜绿暗春江,断肠流水,双鱼何处。悄凝伫。

曾记年时巷陌,绣帘朱户。

称时整整新妆,嫣妍花貌,清泠莺语。

缥缈凤箫吹断,彩云千里,夜深院落。

惟有明月窥窗,照人如故。红笺小叠。谩写相思句。

无因见、风前月底,盈盈仙步。春与啼鹃去。

夕阳照出伤离绪。丝柳愁千缕。

芳思乱,嫔纷落红如雨。晚风无主,一庭飞絮。

(0)

满江红·其二

归去来兮,怀归意、几人知得。

寻思起、前年江海,去年京国。

奔走隙驹春梦路,飘零海燕秋风客。

念家山、松竹久荒芜,疏三益。风流散,音尘没。

身世在,江山隔。遣何人、杏花影里,月明吹笛。

红雨等闲花事尽,青铜容易霜华入。

被雁声、报到塞门秋,听嘹呖。

(0)

烛影摇红.子规

落日空山,暝烟赴处行人绝。

为谁携恨到江南,泣尽枝头血。最是五更寒彻。

一声啼、一声悲咽。纱窗惊散,蝴蝶游魂,梨花香雪。

才见飞来,料应未是经年别。

吴山不减蜀山春,何事思归切。回首绿阴成叠。

早东风、落红时节。闲情最苦,一春无绪,寸肠千结。

(0)

水调歌头.庚辰初度

紫髯世外客,玄舄地行仙。

归来历头屡改,鬓影只青年。

那有贵官气象,不脱书生风味,坐榻冷无毡。

要识心中事,白眼看青天。算人生,名易遂,节难全。

纷纷金紫,一生歌舞在华筵。

留取胸中正气,俯仰人间今古,雷电隐晴川。

一笑又初度,聊尔当诗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