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开紫陌,家家绣户,华灯悬早。
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
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冰澌芳沼。楼阁悄。
何人深院,新妆偏巧。
一樽散遣闲情,招词客南皮,逢场欢笑。
箫鼓西邻,助我月中清眺。
待得酒阑烛烬,喜自有、寒花相照。金勒杳。
游人画桥多少。
烟花开紫陌,家家绣户,华灯悬早。
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
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冰澌芳沼。楼阁悄。
何人深院,新妆偏巧。
一樽散遣闲情,招词客南皮,逢场欢笑。
箫鼓西邻,助我月中清眺。
待得酒阑烛烬,喜自有、寒花相照。金勒杳。
游人画桥多少。
这首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玉漏迟·其二》描绘了十五夜晚繁华而静谧的景象。"烟花开紫陌",以烟花盛开的紫陌为背景,展现出节日的热闹气氛。"家家绣户,华灯悬早",细致描绘了家家户户挂起华丽灯笼的场景,显出节日的喜庆。
"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东风轻轻吹过皇家园林,带走了春天的气息,连带到郊外的田野,使得小草也沾染了春意。"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冰澌芳沼",形容蜡烛燃烧的红光照亮了旗亭,映照在冰消雪融的池塘边,景色优美。
"楼阁悄。何人深院,新妆偏巧",寂静的楼阁中,不知是谁家女子精心打扮,增添了几分夜色的韵味。接下来,诗人转向聚会的欢乐:“一樽散遣闲情,招词客南皮,逢场欢笑”,借酒浇愁,邀请文人墨客共度良宵,笑声连连。
"箫鼓西邻,助我月中清眺",悠扬的箫鼓声从西邻传来,增添了月夜的雅致,诗人与朋友们在月光下欣赏美景。"待得酒阑烛烬,喜自有、寒花相照",直至夜深人散,只有冷艳的花朵陪伴,更显寂寥之美。
最后,"金勒杳。游人画桥多少",以游人的稀疏和画桥的静默,收束全篇,留下对繁华落尽后的淡淡遗憾和对人间烟火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十五夜的繁华与宁静,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
蜡花摇摇客半醉,重为主人拈旧器。
吾州薄技近已无,可怜流转还供士女娱。
张铜炉,黄锡壶,匏尊王周银碗朱。
后来沈老亦煎锡,粉合茶奁常接觌。
只如此斗方口酌酒多,环镌杜甫《饮中八仙歌》。
我今一斗三斗五斗过,欲放未放愁摩挲。
款记康熙岁戊戌,是岁仆龄才十一。
鬓丝回忆春波桥,沈老门前绿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