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
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
点检身上衣,无馀亦无阙。
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
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
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
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
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
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
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
点检身上衣,无馀亦无阙。
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
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
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
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
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
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
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
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简朴、心态平和的隐者形象。开篇即以“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表明这个人对世事看得很淡,不去过多的区分是非。随后,“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则展示了他虽然生活随性,但并非不知自爱,能够适时而动,保全自己。
“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点检身上衣,无馀亦无阙。”这些句子传达出隐者对待物质生活的态度,不求奢华,只要能满足基本需要即可。他既不贪图精美,也不接受粗劣;衣食都保持着适中而已。
“天时方得所, 不寒复不热。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这几句写出了隐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他能感受到自然界给予他的舒适状态,这种感觉源于他内心的平衡与安宁。
“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诗中接下来描绘了隐者偶尔饮酒、食物简单而随和的情景,这些都是他自由自在的生活写照。
“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这两句透露出隐者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享受,他懂得音乐之美,而且能够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最后,“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这段落表达了隐者面对自然、时间与生命的态度。他既不抗拒岁月流转,也不去追问生命的长短,而是选择享受每一个平凡而自由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隐者的生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与自然和谐共存、心态宁静的生活理念。
水边篱落独横枝,冉冉风烟岑寂。
踏雪寻芳村路永,竹屋西头遥识。
蕙草香销,小桃红未,醉眼惊春色。
离愁何处,断肠无限陈迹。
憔悴素脸朱唇,天寒日暮,倚阑干无力,岁晚天涯驿使远,难寄江南消息。
自笑平生,怜清惜淡,故园曾亲植。
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
一番雨过一番凉,秋入苍崖青壁。
昼日多阴,还又是、重九飘零江国。
瘦水鳞鳞,长烟袅袅,枫叶千林赤。
南山入望,为谁依旧佳色。
随分绿酒黄花,联镳飞盖,总龙山豪客。
人世高歌狂笑外,扰扰于身何得。
短发萧萧,风吹乌帽,醉里从敧侧。
明年虽健,未知何处相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