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掩昼隐深清。流水自泠泠。
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透云远响正丁丁。
孤凤划然鸣。疑行岭上千秋雪,语高寒、相应何人。
回首更无寻处,一江风雨潮生。
松风掩昼隐深清。流水自泠泠。
一从柯烂归来后,爱弦声。不爱枰声。
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透云远响正丁丁。
孤凤划然鸣。疑行岭上千秋雪,语高寒、相应何人。
回首更无寻处,一江风雨潮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深处的幽静图景。开篇"松风掩昼隐深清",通过松树在微风中的摇曳来渲染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流水自泠泠"则是对山谷中潺潺溪水声音的描写,增添了动态之美。
接着,诗人提及自己归来后,对弦乐产生了爱恋之情,而不再喜好枨声,这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的审美趣味和情感变化。"颇笑山中散木,翻怜爨下劳薪"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山林生活的自在与淡泊,以及对柴火劳作的同情。
"透云远响正丁丁"描述了琴声超越云层,在空旷中回荡,不仅是声音的描写,也象征着心灵的共鸣。紧接着,"孤凤划然鸣"一句,通过凤鸟的叫声,增添了一种孤寂而高洁的情怀。
在最后几句中,"疑行岭上千秋雪,语高寒、相应何人"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沉思,以及对知音难求的感慨。最终,"回首更无寻处,一江风雨潮生"则是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时的心境变化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的胸襟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孤独与深邃。
舣舟绿湖边,跋马青山里。
今日善藏峰,到来讶尺咫。
万卉斗芳华,春光日日加。
所欣别有在,菜雨膏黄花。
径穿玲珑石,檐挂峥嵘泉。
小许亦自佳,昨来龙井边。
雾露掩湖光,凭栏眄渺茫。
留馀解说偈,善现不如藏。
个中合神会,不可以言传。
廿字意无尽,惟应李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