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令仁风扇海涛,凤城沐浴尽恩膏。
汉京政事三河美,徐氏辞章六代高。
卧阁莺声连小苑,讼庭草色接平皋。
四明狂客风流在,肯为青莲解佩刀。
大令仁风扇海涛,凤城沐浴尽恩膏。
汉京政事三河美,徐氏辞章六代高。
卧阁莺声连小苑,讼庭草色接平皋。
四明狂客风流在,肯为青莲解佩刀。
此诗《赠徐顺德》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以“大令仁风扇海涛”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徐顺德的仁德如同和煦的春风,温暖而广布,影响深远,犹如海涛般波及四方。接着,“凤城沐浴尽恩膏”进一步强调了徐顺德的恩泽遍及京城,如同雨水滋润万物,使城市焕发生机。
“汉京政事三河美,徐氏辞章六代高”两句,将徐顺德与古代的汉朝相提并论,赞美其在政治与文学上的卓越成就,如同三河之美,六代之高,彰显了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与影响力。
“卧阁莺声连小苑,讼庭草色接平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徐顺德所在之地的宁静与和谐,莺歌燕舞,绿草如茵,仿佛是人间仙境,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其生活环境的优雅与超脱。
最后,“四明狂客风流在,肯为青莲解佩刀”以“四明狂客”暗指李白,表达了对徐顺德才情的敬仰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徐顺德能够像李白那样,不拘一格,才华横溢,甚至愿意效仿李白的豪放与洒脱,解下佩刀,追求自由与真我。
整首诗通过对徐顺德个人品质、成就以及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对其才情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其的深深敬意与美好祝愿。
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
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
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
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
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
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
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
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
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
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
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
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雁门太守行》【汉·两汉乐府】孝和帝在时。洛阳令王君。本自益州广汉蜀民。少行宦学。通五经论。明知法令。历世衣冠。从温补洛阳令。治行致贤。拥护百姓。子养万民。外行猛政。内怀慈仁。文武备具。料民富贫。移恶子姓。篇著里端。伤杀人。比伍同罪对门。禁鍪矛八尺。捕轻薄少年。加笞决罪。诣马市论。无妄发赋。念在理冤。敕吏正狱。不得苛烦。财用钱三十。买绳礼竿。贤哉贤哉。我县王君。臣吏衣冠。奉事皇帝。功曹主簿。皆得其人。临部居职。不敢行恩。清身苦体。夙夜劳勤。治有能名。远近所闻。天年不遂。早就奄昏。为君作祠。安阳亭西。欲令后世。莫不称传。
https://shici.929r.com/shici/4sBP7.html
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
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
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
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
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
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
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
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
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
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
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
斯言殆可书诸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