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一簇江南路,草阁柴扉近水开。
人背夕阳巫峡去,雁将秋色洞庭来。
田家一簇江南路,草阁柴扉近水开。
人背夕阳巫峡去,雁将秋色洞庭来。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田园的宁静画卷。首句“田家一簇江南路”,点明地点,江南水乡,一片宁静祥和之景。次句“草阁柴扉近水开”,进一步刻画了村落的朴素与自然,草屋与柴门紧邻溪流,生活气息浓厚。
接着,“人背夕阳巫峡去”,画面中人物活动被巧妙地融入景色之中,日落时分,人们背着夕阳离去,仿佛在享受一天劳作后的宁静时光,又或是前往某个未知的目的地,充满了生活的诗意。而“雁将秋色洞庭来”一句,则以大雁南飞作为背景,暗示季节的更替,洞庭湖的秋色即将来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深沉与辽阔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乡村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生活,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感慨。诗人贝琼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动人心弦的江南田园图,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里的宁静与和谐。
闽陬地力尽,种艺被山谷。
涵濡一雨润,郁郁原野绿。
春风忽云徂,舒景变炎燠。
凉飙动地轴,揫敛何神速。
坐愁林峦空,俯视万木秃。
凝霜借风力,摧折到松竹。
嗟予闭门人,感此亦愁蹙。
幽庭有萱草,采采不盈掬。
如闻糟床注,取醉须百斛。
沉酣乐时运,天关不须触。
万物一刍狗,苍苍自高目。
大江东西湖南北,鹄袍学子森如竹。
何人开口不伊川,阿谁初道此水源。
清纯先生刘夫子,冷笑俗儒钻故纸。
梦中亲见大小程,为渠刺船入洙泗。
嗟我结发从先生,日日看子趋鲤庭。
先生命子却从我,小窗短檠共灯火。
陋巷柴扉共寒饿,安知头上天几大。
子今行李寄大宁,翩然束书游帝城。
袖中一卷经济策,天关九虎叫不应。
朝来忽见毛生刺,看来看去惊且喜。
风花聚散三十年,何许飞堕老眼前。
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说。
我有故山江之西,祗遣思归不遣归。
赠行聊借退之诗,石头城下一杯酒,便是此生长别离。
雨急点不疏,瓦乾声可数。
滴破江湖梦,合眼无复补。
更长酒力短,睡甜诗思苦。
已自不成眠,如何更遭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