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
《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全文
唐 / 徐安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

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

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àngquē西yuèbēi
táng / ānzhēn

shèngzuò西shānsòngjūnchū使shǐnián
bēixuányuèchuánjiēyúnyān

hánjìnhánguānchūnguīluòshuǐbiān
biénéngcháochíqián

翻译
神圣的作品歌颂着西山,您将在出使的年份写下它。
石碑上刻下您的功绩,如同日月永照,车马接力穿越云雾缭绕的山川。
寒冬已过,函谷关的道路变得温暖,春天来临,洛水之畔生机盎然。
离别后还能相见几次,在这朝朝暮暮的宫殿之前,思念之情绵长。
注释
圣:神圣的。
作:创作。
西山:西方的山。
颂:赞歌。
君:您。
其:应当。
出使:奉命出访。
年:年份。
勒:雕刻。
碑:石碑。
悬:悬挂。
日月:太阳和月亮。
驱传:驾车传递。
接:连接。
云烟:云雾。
寒尽:寒冬结束。
函关路:函谷关道路。
春归:春天归来。
洛水边:洛水畔。
别离:离别。
能几许:还能有多少次。
朝暮:早晚。
玉墀前:宫殿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徐安贞的作品,名为《送吕向补阙西岳勒碑》。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此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 这两句开篇就设定了一个庄严肃穆的场景,"圣作"指的是西岳(即华山)上的神圣碑文,而"君其出使年"则表明朋友即将踏上外出的征途。

"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这两句描绘了西岳之巅的壮观景象,勒石为碑,高悬如同日月一般,而马蹄声似能通达云端,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 这两句则转换了语气,从严峻的山路到温暖的季节变化,函谷关是古代关隘之一,而洛水则是古都洛阳之水,诗人通过对季节和地点的描写,表达了对归途中景色的期待。

"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舍,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在这里,“玉墀”象征着高洁和坚固,诗人可能在此暗示希望与朋友的情谊如同那坚不可摧的玉石一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季节和地点的变化,表达了送别时的复杂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友谊深厚的情怀。

作者介绍
徐安贞

徐安贞
朝代:唐

徐安贞,(698年7月10日–784年8月12日),初名楚璧,字子珍,信安龙丘(今浙江龙游)人。唐朝进士,检校工部尚书,中书侍郎(中书令缺,同宰相职)。尤善五言诗。卒后葬于平江县三墩乡徐家坊,墓今犹存,为岳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秋日有怀

一水限天河,秋来月色多。

酒船轻似叶,何事不相过。

(0)

闻雁

故人多在北,候雁又回南。

知有平安信,声声语再三。

(0)

即景

暮雨过方池,花落回风急。

信手上帘钩,恐妨归燕入。

(0)

墨梅

快雪半消时,春波动墨池。

翠禽啼梦觉,拾得向南枝。

(0)

濯足图

水清濯吾缨,水浊濯吾足。

不见濯缨人,可怜江水绿。

(0)

题山居图

行李晚萧萧,挑云过野桥。

料应无别事,只是访渔樵。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