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夕同诸子限韵》
《七夕同诸子限韵》全文
明 / 张煌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七夕明河带露痕,惊秋长自问天孙;

斗间槎到应非误,壁上梭腾且莫论!

兴至正须浮玉斝,愁多何必弄银樽!

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在七夕节时所作,以节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故国的深深怀念。首句“七夕明河带露痕”描绘了七夕之夜银河明亮,露珠晶莹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次句“惊秋长自问天孙”则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斗间槎到应非误”中的“槎”指的是木筏,诗人想象着牛郎乘筏穿越天河,暗示自己对重逢的期待,但又暗示现实中的阻隔并非误打误撞,而是人为的无奈。“壁上梭腾且莫论”进一步强调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织女的织梭虽快,却无法拉近彼此的距离。

“兴至正须浮玉斝”表达诗人豪情壮志,即使在愁绪中,也要借酒浇愁,暂忘忧患。“愁多何必弄银樽”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沉重忧虑,即使饮酒也无法完全排解愁绪。

最后两句“年年此夜伤离别,独有西风识故园”直抒胸臆,每年七夕之夜,诗人独自感伤离别之苦,只有西风能理解他那深深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故国的眷恋。

作者介绍
张煌言

张煌言
朝代:明   字:玄著   号:苍水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620—1664年

张煌言(1620—1664年),字玄著,号苍水,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著名抗清英雄。崇祯时举人,官至南明兵部尚书。后被俘,遭杀害,就义前,赋《绝命诗》一首。谥号忠烈。其诗文多是在战斗生涯里写成,质朴悲壮,表现出作家忧国忧民的爱国热情,有《张苍水集》行世。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西湖三杰”。清国史馆为其立传,《明史》有传。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追谥忠烈,入祀忠义祠,收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猜你喜欢

卜算子·其三

雪暗岭头云,竹冷溪边树。

还似潇湘缥缈人,玉骨笼香雾。月下幽香度。

梦里香魂驻。回首南枝酒半醺,寂寞无寻处。

(0)

赠田从先

衣冠鲁国动成群,忧患相从只有君。

落笔如流宁蹈袭,行前应敌却纷纭。

愧非伏老成和伯,喜有侯芭守子云。

意气有馀功用少,相望千里定能勤。

(0)

送江季恭

正学元非世,能诗新有声。

诸公交郑季,多士闭何生。

泛爱经过数,移书底里倾。

又为淮海别,病眼向谁明。

(0)

寿懒庵赵先生十首·其十

楚望环宗岳,湘源远派浯。

山川钟气异,宇宙要贤扶。

晚遍朱轩辙,春饶绿野腴。

遥知初度日,歌舞沸重湖。

(0)

晨起待子聿归

老人盥栉罢,坐待汝晨省。

忽思隔重关,怀抱增耿耿。

小雨暗北窗,谁与慰凄冷。

卷书默袖手,奈此清昼永。

悬知河桥下,亦已唤舴艋。

长路归当饥,呼童具汤饼。

(0)

夏夜四首·其三

庭荒蔓草长,堂豁爽气入。

悠然推枕起,聊作倚杖立。

飞萤亦避雨,黏栋光熠熠。

南邻输税归,小妇愁夜汲。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