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并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老龟千年作一息,天地并入支床力。
何年生此石肠儿,非皮裹骨骨裹皮。
君家元绪不慎口,遂与老桑同一朽。
知君游世磨不磷,往作道人之石友。
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作品《以石龟子施觉心长老》,通过对一只古老龟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人生哲理。首句“老龟千年作一息”形象地写出龟的长寿,仿佛在漫长岁月中只有一刹那的呼吸。接下来的“天地并入支床力”则强调了龟的坚韧和力量,即使身体衰老,仍能支撑起巨大的重量。
诗人接着询问这只龟的来历,“何年生此石肠儿”,暗示其非凡的生命力和坚硬如石的内在品质。“非皮裹骨骨裹皮”进一步描绘了龟壳与骨骼紧密相依的形态,象征着龟的坚韧不屈。
诗中提到施觉心长老“君家元绪不慎口”,暗指长老可能因言语不慎而遭遇困境,如同老桑树一样易朽。然而,诗人相信长老有如石龟般的坚韧,无论经历何种磨砺都不会改变本性,因此邀请他成为“道人之石友”。
最后两句“道人莫欺此龟无六眸,试与话禅当点头”,以幽默的方式提醒长老,尽管龟看似简单,但它或许能提供独特的见解,当谈论禅理时,它会用点头的方式表示理解或赞同。
整首诗通过石龟的形象,表达了对长老坚韧性格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质朴,寓意深远。
对清光、画屏银烛,新鸿唤客来早。
朋簪亦有天涯感,今夕坠欢重表。秋意悄。
诧阅世针楼,斗尽人间巧。风宵露晓。
更莫问支机,休论誓钿,只劝玉尊好。
神仙事,难免一般啼笑。误他儿女多少。
银河天上无深浅,脉脉此心常抱。差胜了。
看东海尘扬,几度红桑老。吟情缥缈。
任瓜果庭空,莼鲈梦远,招隐怨芳草。
不难饶白发,相续是滩波。
避世嫌身晚,思家乞梦多。
暑衣经雪著,冻研向阳呵。
岂能临岐路,还闻圣主过。
新年未入山,今晨风日和。
况复得胜友,发兴凌嵯峨。
冰澌激阴湍,草色明阳坡。
老梅高标致,疏花自岩阿。
樵儿与牧竖,迎笑相谁何。
问我结茅意,何年此婆娑。
悠然会深情,临风发清歌。
回首红尘中,孰与青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