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疑是又疑非,赖有高人独我知。
义重敢先东郭吊,情深难忘北山诗。
即看俎豆桥门日,宁异箪瓢陋巷时。
好景别来偏入梦,雪坡春水到愚池。
此行疑是又疑非,赖有高人独我知。
义重敢先东郭吊,情深难忘北山诗。
即看俎豆桥门日,宁异箪瓢陋巷时。
好景别来偏入梦,雪坡春水到愚池。
这首诗《次韵答曾雪坡》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境遇及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联“此行疑是又疑非,赖有高人独我知”,开篇便以一种微妙的不确定性引入主题,诗人似乎在一次旅程中产生了疑惑,但庆幸的是,有一位高人能够理解他的心声,这既是对友情的珍视,也是对知音难求的感慨。
颔联“义重敢先东郭吊,情深难忘北山诗”,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诗人提到自己愿意为了道义而先行一步,去悼念逝者,这表现了他对道德和正义的坚守;同时,对北山诗歌的深情回忆,则体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藏。
颈联“即看俎豆桥门日,宁异箪瓢陋巷时”,诗人通过对比日常生活中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生活状态变化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享受着丰盛的宴席还是生活在简陋的巷子里,他都能坦然面对,体现了其超脱世俗、平和处世的态度。
尾联“好景别来偏入梦,雪坡春水到愚池”,最后两句将自然美景与梦境巧妙结合,暗示了诗人即使在现实中无法亲见的美好景色,也能在梦中得到慰藉。雪坡上的春水流入愚池,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也象征着心灵的洗涤与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道德追求、生活态度以及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王郎落落风尘里,青天无云孤鹤起。
文章能事口不言,经纶老手心自喜。
偃蹇西曹阅岁时,沈吟此身论进取。
一朝被命守汴都,五马驱人渡漳水。
今日中原正腰腹,古来大梁说朝市。
晨起判事腕欲脱,日暮千人膝生胝。
当路与君号知已,何乃劳人太无礼。
知君才大心中閒,卧而治之有馀理。
夷门古道秋草黄,脩竹遗墟暮烟紫。
雪花片片到搴帷,岳色横天决双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