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孝宗皇帝挽词·其一》
《孝宗皇帝挽词·其一》全文
宋 / 李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上历轩皇凤,初潜建邸龙。

系隆元艺祖,付托大高宗。

幸学重鸣跸,明禋九奠琮。

未酬恢复志,遗恨隘疆封。

(0)
注释
轩皇:古代对帝王的尊称,指上古的君王。
建邸龙:新建的皇家宫殿,比喻皇权的兴起。
隆元艺祖:开国的元勋,艺术的祖先,可能指有开创和艺术成就的先帝。
大高宗:对某位著名皇帝的尊称,此处指代重要的继承者。
鸣跸:出行时的乐队声,表示皇帝的威仪。
明禋:光明的祭祀,指对神明的虔诚祭祀。
九奠琮:古代祭祀时的一种礼器,此处泛指隆重的祭祀仪式。
恢复志:收复失地的决心或愿望。
隘疆封:疆域边界受限,暗示未能实现的领土扩张。
翻译
追溯到上古的君王凤凰,开始于新建的皇家宫殿龙脉。
尊崇的是开国的元勋艺祖,将大业托付给了伟大的高宗皇帝。
他重视教育,出行时乐队声势浩大,对神明的祭祀庄重盛大。
遗憾的是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他的遗愿是疆域边界不能被限制。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李祥所作,名为《孝宗皇帝挽词(其一)》。诗中通过对先祖的怀念和颂扬,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孝道情感和对皇室血统的尊崇。

“上历轩皇凤,初潜建邸龙。”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宏伟壮观的场景,“轩皇凤”、“建邸龙”都是帝王威仪的象征,通过对祖先宫殿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系隆元艺祖,付托大高宗。” 这两句强调了血统的传承和皇室文化的重要性。“系隆”指的是绵延不断,“艺祖”则是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付托”意味着将重托交于后世,而“大高宗”则是对皇室尊贵地位的称呼。

“幸学重鸣跸,明禋九奠琮。”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希望效仿先祖伟业,并通过学习和祭祀来表达自己的敬意。其中,“重鸣跸”指的是继承先辈的声威,“明禋”则是清晨进行祭祀之礼。

“未酬恢复志,遗恨隘疆封。” 最后两句流露出作者未能实现某种愿望的遗憾和对边疆安全的忧虑。“未酬”意味着尚未报答或实现,“恢复志”可能是指恢复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而“遗恨隘疆封”则表达了对于边疆不靖的忧心。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先祖的怀念和颂扬,表现了作者对皇室传统的尊重以及个人对历史责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李祥
朝代:宋

(1128—1201)常州无锡人,字元德。孝宗隆兴元年进士。为钱塘簿。历太学博士,累迁国子祭酒。丞相赵汝愚以言去国,祥上疏争之。除湖南转运副使,寻为言者劾罢,以直龙图阁致仕。卒谥肃简。
猜你喜欢

喜通政弟至龙江

别来谁拟会江南,细数年华已十三。

烟郭楼台还旧梦,夜窗风雨入清谈。

灯花屡拨偏能健,心事相看两不惭。

白发高堂凝望久,岂无尊酒未容酣。

(0)

送学士李石城先生诣阙里祭告

衔命专车驾四骐,雄藩冠盖远追随。

暂停秘阁裁书笔,细讲虞庠释奠仪。

泗水秋风千古意,东山明月几篇诗。

眼前不用论兴废,天地无穷祀典垂。

(0)

方山四景·其三粤陇鸣乌

粤王遗陇名犹在,古木疏疏半已枯。

每到月明霜满地,直教啼杀树头乌。

(0)

方山四景·其二觉渚寒云

暮门斜日对寒流,一片云凝万古愁。

泉底有人呼不觉,白衣苍狗自悠悠。

(0)

和西涯先生夜坐韵

玉堂深处不胜寒,彩笔新题映雪看。

有约买田来敝里,何时骑马出长安。

闭门自觉宾朋远,倚杖犹称拜起难。

海内名山应有数,登临高兴未应阑。

(0)

送黄司空

昔年冀北公辞我,今日江东我送公。

报政岂应如许速,爱君曾有几人同。

山因剪伐材将竭,民为徵求力已穷。

谁向九重陈至计,班行瞻望老司空。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