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命专车驾四骐,雄藩冠盖远追随。
暂停秘阁裁书笔,细讲虞庠释奠仪。
泗水秋风千古意,东山明月几篇诗。
眼前不用论兴废,天地无穷祀典垂。
衔命专车驾四骐,雄藩冠盖远追随。
暂停秘阁裁书笔,细讲虞庠释奠仪。
泗水秋风千古意,东山明月几篇诗。
眼前不用论兴废,天地无穷祀典垂。
此诗《送学士李石城先生诣阙里祭告》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诗中描绘了学士李石城先生奉命前往阙里进行祭祀的情景,展现了其使命的庄重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句“衔命专车驾四骐”,以“衔命”点明李石城先生的使命,以“专车”和“四骐”形容其出行的尊贵与庄严,体现了他作为朝廷使者的身份与地位。
次句“雄藩冠盖远追随”,描绘了众多官员及贵族远道而来,为李石城先生的出行助威,彰显了这一仪式的盛大与隆重。
接着,“暂停秘阁裁书笔,细讲虞庠释奠仪”,表明在出发前,李石城先生在秘阁中审慎地准备祭文,并详细讲解了虞庠(古代学校)的祭祀仪式,体现了他对礼仪的尊重与严谨。
“泗水秋风千古意,东山明月几篇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历史文化的深沉情感与对先贤的追思。泗水之秋、东山之月,既是自然景观的写照,也是对古人智慧与精神的象征。
最后,“眼前不用论兴废,天地无穷祀典垂”,表达了对祭祀活动永恒价值的肯定,认为眼前的兴衰变迁并不重要,因为祭祀活动是连接天地、传承文化的重要纽带,其意义将永垂不朽。
整首诗通过对李石城先生出使过程的描绘,以及对祭祀活动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与未来的深邃思考。
我尝军中行,从知军中乐。
高牙大纛启征途,风云随护中军幕。
千乘万骑指顾间,环而居之乃城郭。
五更觱篥吹一声,旄头惊向天边落。
捷书日夜报天子,亲笔敕书加宠渥。
刲羊宰牛饷壮士,万岁欢呼震山岳。
大旆悠扬锦万里,从伶窈窕花千萼。
男儿堕地志四方,蓬矢桑弧为有托。
遭逢主圣得臣贤,风顺鸿毛易寥廓。
只今诏檄登大府,鸷鸟之中瞻一鹗。
渭城且莫唱阳关,举杯为赋军中乐。
放轻桡,青山静处,一江春水初暖。
沙痕渐没潮痕长,几尺芦芽短短,萍影断。
看一线、拖来鸭脚红欲软。绿随波转。
正浴向花间,偶闻人语,惊起自相唤。
江乡好,无数渔梁蟹簖。此生清梦谁管。
夕阳细雨持竿出,一霎阑阴聚满。
谁是伴,惜少个、红裙弄水船头惯。闲寻画卷。
算买屋移家,栽菱种茨,便我也都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