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李黄州江淮伟观》
《次韵李黄州江淮伟观》全文
宋 / 朱继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0)
翻译
拉开窗帘看见晴朗的山峰,从夏口到武昌再往东行。
这里是三国六朝历史交汇之地,孤城四周环绕着江河,战争的鼓声不绝于耳。
城墙在夜晚映照着淮山的月色,老树在秋风中摇曳,仿佛梦泽的风声。
你在这里建堂,心中怀揣着万里的壮志,想必感叹世上缺少英雄人物。
注释
槛前:指窗前或门槛前。
卷箔:卷起窗帘。
夏口: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武汉附近。
武昌:古代地名,今武汉市武昌区。
襟带地:形容地理位置重要,如纽带般连接着多个地区。
鼓鼙:古时军中的战鼓,象征战争。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用于防御。
梦泽:古代湖泊,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湿地。
心万里:胸怀壮志,志向远大。
怜:同情,感慨。
英雄:这里指有远见卓识、能改变时代的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作品,名为《次韵李黄州江淮伟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的赞美之情。

"槛前卷箔见晴峰,夏口武昌西复东。"

开篇两句,诗人借助对山川地理的描述,展现了广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意境。"槛前"指的是围墙之前的景象,而"卷箔"则是古代行军时用来遮蔽军队行动的幕布。这里诗人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引出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即武昌(今湖北鄂州)曾是三国争霸的战略要地。

"三国六朝襟带地,孤城四水鼓鼙中。"

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三国六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迁,而"襟带地"则是比喻历史人物如英雄般在大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和影响。"孤城四水鼓鼙中"则描绘了一种边塞孤城之中的险峻与紧张氛围,"鼓鼙"指的是战争的号角声。

"女墙夜送淮山月,老树秋生梦泽风。"

这里诗人的笔触转向了夜景和自然之美,"女墙"可能是某种特定建筑或地点的称呼,而"夜送淮山月"则展现了一幅静谧的夜晚图景。"老树秋生梦泽风"则是一种意境深远的描绘,"梦泽风"可能指的是那种超脱尘世、宛如梦幻的清新之风。

"君作此堂心万里,应怜世上少英雄。"

结尾两句,诗人提到了某个人物的建筑(此堂),并且表达了对这位人物胸怀壮志、心系天下的赞美之情。"应怜世上少英雄"则是一种对于英雄品格的哀叹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一种深远的历史感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朱继芳
朝代:宋   字:季实   号:静佳   籍贯:建宁建安

建宁建安人,字季实,号静佳。理宗绍定五年进士。工诗,时人多所称引。有《静佳乙稿》。
猜你喜欢

田舍二首·其二

桀溺长沮振古豪,不能历聘遂深逃。

獾郎一肚皮周礼,浪说求田意最高。

(0)

七十九吟十首·其四

多作恶诗供世笑,晚持孤论谁予同。

才名压倒豁□老,官职火迫乖崖翁。

(0)

浣溪沙·其四

谁把幽香透骨薰。韵高全似玉楼人。

几时劝酒不深颦。

竹里绝怜闲体态,月边无限好精神。

一枝斜插坐生春。

(0)

游清潭吕资益蟠谷十绝·其四初秋

老子垂垂秋露下,九月空山天气寒。

黄花剩开且勿剪,留得一秋烟雨看。

(0)

抛离火宅三千指,屏去门兵十万家。

(0)

遗镜

亲去镜亦去,镜还亲不还。

从今磨积垢,终不对慈颜。

明月挂台上,白云生匣间。

洪恩何以报,羞见鬓毛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