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龙沙握鼠馀,古来忠孝两全无。
范滂死去亲犹在,苏武生还老益孤。
旄节尽从蛮檄落,綵衣重向鲤庭趋。
天教住世如金母,一笑迎还合浦珠。
万里龙沙握鼠馀,古来忠孝两全无。
范滂死去亲犹在,苏武生还老益孤。
旄节尽从蛮檄落,綵衣重向鲤庭趋。
天教住世如金母,一笑迎还合浦珠。
这首挽词以沉痛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高尚品德与伟大精神的深切缅怀。首句“万里龙沙握鼠馀”,以辽阔的边疆和艰苦的环境,象征逝者一生的辛劳与奉献。接着,“古来忠孝两全无”一句,表达了对忠孝难以兼得的感慨,引出下文对范滂与苏武两位历史人物的对比。
范滂,因坚守正义而牺牲,其父尚在人世;苏武,虽历经磨难,最终得以生还,但年岁已高,与子女相聚时已非少年。这两段故事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忠诚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冲突与无奈。
“旄节尽从蛮檄落,彩衣重向鲤庭趋”两句,分别引用了范滂与苏武的事迹,前者以旄节象征官职,后者以彩衣比喻孝顺,通过对比展现了不同境遇下的忠孝抉择。
最后,“天教住世如金母,一笑迎还合浦珠”表达了对逝者的赞美与祝福,将逝者比作长寿的金母,期待她能以欢笑迎接归来的合浦明珠,寓意着逝者虽离世,但其精神如同明珠般永恒闪耀,给予后人无尽的启示与怀念。
整首挽词情感深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与对比,深刻探讨了忠孝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对逝者崇高品德的颂扬。
万古销魂愁易老,三秋桂梦飘。
高寒绛阙,天空眇眇,海碧迢迢。
几番圆又缺,赚几番、玉瘁花蕉。
试回首、奈霓裳歌断,银汉墙高。应教。
庄严七宝,水精云母匠心雕。
山河小影,星辰昨夜,风露中宵。
上梁文早就,愿大千、遍满休凹。倚琼箫。
看素娥欲下,广袖纷招。
名卉来南土,奇葩曜上方。
花迟疑避雪,叶早为迎阳。
灵液滋玄干,仙云拂素裳。
无言恒敛笑,不谢暗飘香。
夕伴芝房月,朝承菟苑霜。
飞窥玉女镜,舞扑羽人觞。
拟结千年实,先呈五出妆。
帝羹如可和,持此奉明光。
才辞南京馆,又踏南宫门。
下马鸿胪报名姓,早入大明朝至尊。
君门九重深几许,金殿瑶阶净如洗。
一朝忝作国家宾,千载幸逢尧舜主。
皇仁浩如天,皇智妙如神。
万几独断合造化,重瞳一视回阳春。
自古日月光,或遗覆盆下。
所以田野臣,尚多建言者。我愿一人圣,六卿贤。
天地定位,中外晏然,天下书生无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