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槜李天宁寺寺有严助墓》
《槜李天宁寺寺有严助墓》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祗林辉胜域,古郡辟莲台。

初地恒沙静,诸天梵月开。

鹫峰依崒嵂,鸡岭拥崔嵬。

香盖云常绕,珠毫夜自回。

函经龙藏启,闻法雁王来。

花鬘空中雨,钟声下界雷。

承明题墓去,衣裓礼真回。

风外时飞锡,河流可渡杯。

现身分色相,凡眼尚尘埃。

便欲超神谛,无因辨劫灰。

幻观穷一切,證圣本秭垓。

悟后俱无着,何当置辩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槜李天宁寺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寺庙的建筑、自然环境以及宗教氛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祗林辉胜域”,以“祗林”代指寺庙,点明其庄严辉煌的地位。“古郡辟莲台”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的历史悠久和地理位置的尊贵。接下来的“初地恒沙静,诸天梵月开”两句,通过对比静谧的初地与开放的诸天梵月,展现了寺庙内外不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佛法的深远与广博。

“鹫峰依崒嵂,鸡岭拥崔嵬”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山峦,用“鹫峰”和“鸡岭”象征佛教中的高僧大德,而“崒嵂”和“崔嵬”则形容山势的险峻,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与神圣。接着,“香盖云常绕,珠毫夜自回”则通过香烟缭绕和夜光珠的比喻,表现了寺庙的神秘与庄严。

“函经龙藏启,闻法雁王来”两句,借用了佛教中经典的开启与法会的盛况,体现了寺庙作为知识与智慧的源泉,吸引了众多信徒前来学习与修行。而“花鬘空中雨,钟声下界雷”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内法会的庄严肃穆,以及佛法的深远影响。

“承明题墓去,衣裓礼真回”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严助的敬仰之情,通过“承明”这一典故,展现了对先贤智慧的传承与膜拜。接下来的“风外时飞锡,河流可渡杯”则以行脚僧人的形象,展现了佛教徒的自由与洒脱,以及对佛法的不懈追求。

“现身分色相,凡眼尚尘埃”两句,通过对比佛与凡人的眼界,强调了佛法的深邃与超越世俗的特质。最后,“便欲超神谛,无因辨劫灰”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渴望。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槜李天宁寺的壮丽景色与浓厚的文化氛围,还蕴含了深刻的佛教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虔诚敬仰。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溪亭新筑石径漫题

廿载瞿塘路上行,惊魂飘泊叹浮名。

从今稳步随明月,肯信风涛陆地生。

(0)

山居避俗二首·其一

避秦休问入桃源,避世何须金马门。

欲访草堂何处是,石桥流水百花村。

(0)

暮春

休道春归去,青春去复回。

鸟声来远树,花气落深杯。

景色何曾别,人情莫浪猜。

绿阴高阁上,偏忆草玄才。

(0)

园亭避暑用韵

德星连夜聚,知为集耆英。

喜气从天下,豪谈举座倾。

采莲溪上醉,看竹雪中行。

壶里乾坤小,还期泛八溟。

(0)

初入鲁境

行行春半空,征旆复山东。

柳作烟中态,桃仍雪里容。

逢人多白眼,顾影恨颜红。

鲁酒从来薄,聊斟慰路穷。

(0)

峡山飞来寺·其二

古刹悬青嶂,香台俯白波。

十年曾览胜,今日更经过。

僧爱参禅寂,人如远别何。

挂帆从此去,山色晚嵯峨。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