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青山隔市尘,久闻樵采满荒榛。
闲云无主还归壑,槲叶成阴少住人。
高士偶来轻汉绶,桃源从此是通津。
知君不厌裘羊迹,斜日松间一挂巾。
湖上青山隔市尘,久闻樵采满荒榛。
闲云无主还归壑,槲叶成阴少住人。
高士偶来轻汉绶,桃源从此是通津。
知君不厌裘羊迹,斜日松间一挂巾。
这首明代施渐的《访子裕户郤漆塘新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图景。首句“湖上青山隔市尘”,以湖边青翠的山峦与喧嚣的市井形成对比,展现出新居环境的远离尘嚣。次句“久闻樵采满荒榛”,暗示了这里曾被遗忘,但如今有人在此辛勤耕耘,增添了生机。
第三句“闲云无主还归壑”,运用拟人手法,写闲云悠然自得地飘向山谷,象征着这里的自然和谐。第四句“槲叶成阴少住人”,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静谧,槲树成荫,人迹罕至,显得格外宁静。
第五句“高士偶来轻汉绶”,赞美主人的高尚品格,他看淡世俗功名,即使是官职也视为轻物。第六句“桃源从此是通津”,将此地比作桃花源般的理想境地,意味着交通便利,如同通往隐逸生活的通道。
最后一句“知君不厌裘羊迹,斜日松间一挂巾”,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生活方式的欣赏,知道他乐于过这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夕阳西下时,他在松林间挂起头巾,自在逍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居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主人的高雅情趣,传达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主人品性的赞美。
一笑倾城,便成名士,人间何物堪怜。
屏山六曲,开閤对江烟。
多少三春花月,攒簇上金粉奁前。
凝妆罢,披香博士,长奏衍波笺。
难传嗔喜态,娇憨宛转,半笑无言。
是绣窗良友,非是情缘。
恰好芙蓉并蒂,鸳鸯牒、福慧双全。
从今算,芳华二十,欢燕到千年。
孤亭新就,称葛巾潇洒,曲阑频倚。
堪羡风流如昨日,不减元龙豪气。
北海开樽,东山著屐,有数神仙吏。
乌纱皂盖,晓来都染山翠。
身在百尺楼头,临空一啸,万木无声坠。
◇烛修书寒夜永,后阁争遗半臂。
桃叶喉轻,柘枝腰转,白傅方微醉。
胡床麈柄,自然江左风致。
悲凉屈宋,重过吴江道。小市鱼虾恼清晓。
想蛟龙睡稳,千顷晴澜,风色好、霜后白蘋花老。
角巾还故土,烟月谁争,一苇凌波胜蓬岛。
茶灶笔床随意具,呼取樵青,芼莼丝、浊醪须倒。
看双丸、寒暑织如梭,羡湖笛渔榔,白头翁媪。
雨黏莎径,做新凉池馆。低唱频斟莫辞满。
拥红衫乌鬓,倚暖偎香,称长短、各许玉环飞燕。
灯前留意处,队队繁筝,急管轻圆络珠串。
烛影动荷风、绕树流萤,才数点、偏照钿蝉金雁。
但雕阑、画阁醉相寻,为粉黛消磨,壮心都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