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舟日日傍芳菲,南港花繁北港稀。
贪折高茎伤弱腕,却翻圆露湿罗衣。
轻舟日日傍芳菲,南港花繁北港稀。
贪折高茎伤弱腕,却翻圆露湿罗衣。
这首《采莲曲(其一)》描绘了采莲女子在水面上轻舟荡漾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采莲活动的生动画面和人物情感。
首句“轻舟日日傍芳菲”,以“轻舟”作为切入点,点明了采莲活动的工具与环境,同时“日日傍芳菲”暗示了采莲活动的频繁与自然环境的美好,营造出一幅春日里采莲女子在花香四溢的水面上忙碌劳作的画面。
次句“南港花繁北港稀”,通过对比南港与北港的不同景象,形象地描绘了采莲女子所处环境的多样性,南港花繁象征着丰富的收获与生机勃勃,而北港稀则可能预示着不同区域的差异性,或是对不同地点采莲体验的对比。
第三句“贪折高茎伤弱腕”,将采莲女子的动作细节刻画得淋漓尽致。“贪折”表现了女子对美丽花朵的热爱与追求,“高茎”与“弱腕”的对比,既体现了采莲活动的艰辛,也展现了女子柔弱但坚韧的一面。
最后一句“却翻圆露湿罗衣”,通过“却翻圆露”这一动作,不仅描绘了采莲女子在采莲过程中不慎打翻露珠,沾湿了身上的罗衣,更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元素,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同时,这一细节也暗示了采莲女子在劳动中的不经意间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以及由此带来的清新与纯净的感受。
整体而言,《采莲曲(其一)》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采莲活动的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还蕴含了对劳动之美、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女性坚韧与柔美的刻画,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韶华荡漾三月天,绿杨枝上嘘晴烟。
田家望雨心正渴,鸣鸠数声风飒然。
墨云低覆塍头树,好雨弥空下如注。
润物潜看霢霂流,及时溥谢甘霖布。
宿麦芃芃穗渐黄,新荷簌簌初抽秧。
总为朝来一犁足,坐令终岁成丰穰。
丰穰有兆欢声作,击壤长歌物咸若。
四海均沾造化功,题诗为纪田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