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仙人乃在玉尘金鳌之两峰,以松为巢云作宫。
白云松下来,夭矫如飞龙。
仙人骑云与天通,朝游蓬莱暮崆峒。
东分断鳌足,西擘三芙蓉。
兴来醉泼金壶汁,元气淋漓鬼神泣。
八窗虚明白日寒,万壑㟏岈翠涛湿。
昔年曾画匡庐山,置我采药山之间。
别来仿佛三十载,杏花落尽青春閒。
昨日相逢卧云者,因之欲访长松下。
白云悠悠江海空,瑶草金芝共谁把。
山中之人招不来,琥珀夜光生紫苔。
天寒茯苓傥可寄,与子跨鹤登瑶台。
我思仙人乃在玉尘金鳌之两峰,以松为巢云作宫。
白云松下来,夭矫如飞龙。
仙人骑云与天通,朝游蓬莱暮崆峒。
东分断鳌足,西擘三芙蓉。
兴来醉泼金壶汁,元气淋漓鬼神泣。
八窗虚明白日寒,万壑㟏岈翠涛湿。
昔年曾画匡庐山,置我采药山之间。
别来仿佛三十载,杏花落尽青春閒。
昨日相逢卧云者,因之欲访长松下。
白云悠悠江海空,瑶草金芝共谁把。
山中之人招不来,琥珀夜光生紫苔。
天寒茯苓傥可寄,与子跨鹤登瑶台。
此诗《松云歌》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诗中以“仙人”为核心,通过想象中的仙人生活于云雾缭绕、松树环绕的仙境之中,展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首句“我思仙人乃在玉尘金鳌之两峰”,开篇即点出仙人的居所,位于两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之上,环境清幽,充满神秘色彩。接着,“以松为巢云作宫”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仙人居住的环境,松树作为巢穴,云层作为宫殿,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白云松下来,夭矫如飞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仙人所在之地的奇幻景象,白云从松林间飘然而下,形态如同腾空而起的飞龙,生动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仙境氛围。
“仙人骑云与天通,朝游蓬莱暮崆峒”两句,描述了仙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他们骑着云朵穿梭于不同的仙境之间,展现了仙人超凡脱俗的境界和自由无拘的生活态度。
“东分断鳌足,西擘三芙蓉”两句,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奇妙想象,东边分断了巨鳌的脚趾,西边撕裂了三座芙蓉山,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兴来醉泼金壶汁,元气淋漓鬼神泣”两句,描绘了仙人在享受生活时的情景,兴之所至,随意泼洒金壶中的液体,使得元气弥漫,连鬼神都为之动容,进一步突出了仙人的超凡脱俗和自由自在。
“八窗虚明白日寒,万壑㟏岈翠涛湿”两句,通过描写仙人居住环境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仙境的静谧与美丽,阳光透过窗户照耀,显得明亮而寒冷,万壑中翠绿的波涛湿润而生机勃勃。
“昔年曾画匡庐山,置我采药山之间”两句,提到诗人曾经绘制过匡庐山的美景,并将其置于采药山之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别来仿佛三十载,杏花落尽青春閒”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与仙人分别后的时间跨度,以及在这段时间里,杏花凋谢,青春消逝,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昨日相逢卧云者,因之欲访长松下”两句,描述了诗人与仙人再次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想要探访仙人居住的长松下的愿望。
“白云悠悠江海空,瑶草金芝共谁把”两句,描绘了仙人所在之地的广阔与空灵,白云在空中悠然飘荡,江海空旷无人,瑶草和金芝共同生长,却无人采摘,体现了仙人生活的孤独与超然。
“山中之人招不来,琥珀夜光生紫苔”两句,通过山中之人的难以招引,以及琥珀夜光与紫苔的出现,进一步强调了仙人生活的神秘与难以触及。
“天寒茯苓傥可寄,与子跨鹤登瑶台”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仙人一同前往瑶台的愿望,通过寄送茯苓这一细节,展现了对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仙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