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中流出,烟波四面通。
金山楼控海,石阁磴凌空。
繫艇登临处,披襟眺望雄。
斜阳催去棹,回首白云丛。
古寺中流出,烟波四面通。
金山楼控海,石阁磴凌空。
繫艇登临处,披襟眺望雄。
斜阳催去棹,回首白云丛。
这首诗描绘了小金山的壮丽景色与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情。首句“古寺中流出,烟波四面通”以古寺为起点,引出四周烟波浩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氛围。接着,“金山楼控海,石阁磴凌空”两句,通过“控海”和“凌空”的形象描绘,展现了小金山的雄伟壮观,仿佛是海天之间的守护者。
“繫艇登临处,披襟眺望雄”则将读者带入到诗人的视角之中,他站在小金山的高处,解开衣襟,尽情眺望这雄伟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赞叹和内心的自由与豁达。
最后,“斜阳催去棹,回首白云丛”两句,以夕阳西下,催促着诗人离开,但心中却充满了对这片美景的不舍,回望时只见白云缭绕,象征着离别的哀愁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